正好在做出改变的当口读到这本书,人生有的时候很奇妙,有些能改变你的人和事总是会自己挑选合适的时间出现,以前开始理财时是这样,如今也是这样,在正想改变自己的时候,读到了一本好书,认识了(或许不算真正认识)一些好人,然后生活,忽地就不一样了。
我从来都认为自己没有自控的能力,从有记忆开始到现在,映像深刻的是妈妈总批评说我三分钟热度,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长久,然后在一日日的反复间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起来,还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连自己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想要做好的,明明下定了决心,却总是在中途就放弃。越来越讨厌自己,觉得自己言而无信、只会空谈说大话。减肥减了无数次,体重还是那个体重;英语学了无数次,水平还是那个水平;逼着自己去看书,换了一本又一本却根本看不完一本;就是这样的自己,令人心生厌恶。
直到读到这本书,才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了解,才发现理论可以让人有认知,认知会改变思想,思想再改变行为,而这本书打开了我的认知,让我对自控的三个方面有了全新了解和看法。
一、谅解比自责更容易获得自控
书上举了很多例子和实验来说明,可以很好的原谅自己行为的人反而比做错事就陷入自责中的人更有自控力;这似乎有违常理,跟我们从小就接触到自我反思才能成功自控有天壤之别,但细细琢磨才发现确实如此。减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偶尔控制不住吃掉了高热量的食物后,能很好的原谅自己告诉自己这是人之常情偶尔吃一点点没有关系的反而能再下一次遇到诱惑时更能坚持,而自责的人却会陷入一种怪圈,责怪自己怎么这么没有自控能力,从而上升到自暴自弃反正已经这样了肯定瘦不下来了不如就放弃好了的层面。对比我曾经减肥数次的心理活动简直如出一辙。然后渐渐学会理解自己,理解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告诉自己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欲望,放松自己慢慢来,反而让我真正能坚持下来。运用到读书上更是如此,我不再强迫自己,开始随着自己的意愿看各类不同的书籍,不再强迫自己必须看完一本明明不适合自己的书,反而能够更轻松的读完书籍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书。偶尔有一天偷懒看看电视也不责备自己,诱惑那么多开下小差再正常不过,睡一觉起来继续好好学习就好。
二、善行往往会引发恶果
又是一个奇怪的理论。书上例举说人在做了善事之后往往会自我满足甚至做出坏事来弥补自己,比如今天跑步10公里消耗了不少卡路里,就会理所应当觉得可以多吃一些食物;越是标榜自己为家庭付出许多的男人越容易出轨或家庭暴力;有一点小小的收获就会想要用更大的奖励来奖励自己。书中写“因为过去的善行而感觉良好,这让你为今后的放纵找到了借口。当你觉得自己像个圣人的时候,纵容自己的念头听起来没什么错。它听起来很正确,就像是你应得的一样。如果你自控的唯一动力就是成为一个足够好的人,那么每当你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你就会放弃自控。”我们总是把进步当作放松的借口,这句话让我如雷贯耳。彼时,我正为自己生下孩子而觉得自己伟大无比,心里觉得自己为了家庭付出了那么多,理所应当得到更好的家庭待遇,然后开始对丈夫挑三拣四,有一点点不合心意就大发雷霆;而读到此处,才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不再自我标榜,重新做回了自己。
三、把“我不要”转变为“我要做”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许多时候,越是控制自己不去想某些事情,却越无法忘记的反复想起。比如节食的人告诉自己不要吃巧克力,结果巧克力的身影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越是警告自己不要刷手机,手就越控制不住的伸向手机;越是提醒自己不要浪费时间,那时间却在焦躁中浪费的飞快。越想忘却忘不掉,是因为在想着我不要的时候大脑会产生焦虑,从而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越发的让你觉得你想要的就是你真的想要的。在这个时刻,尝试去疏导而不是压抑情绪,关注自己的呼吸,把精力集中在一呼一吸上,并转换下思维,把不要转变成要。比如将不要吃巧克力转换成要吃蔬菜、水果和健康的谷物;不要看手机改为要看书、要处理工作、要打工作电话;不要浪费时间也改为要做什么什么事情;如此一来,会发现自控变得简单许多。
书上内容远不止这些,还讨论了许多关于大脑构造、产生某种情绪的原因等等理论问题,而我最不擅长的就是记那些名词和理论所以不能跟大家分享,只能找出书中对我产生影响最大的这三点。原谅自己,不把进步做为放纵的借口,把不要转变成要;足以让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达到我理想的自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