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坚持“四个面向”,坚定敢为人先的创新自信,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践中建功立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奉献青春和智慧。
制定“引”的措施,点亮“蓄能储才”的星光。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科技人员强,则国家科技强。青年是科研的黄金阶段,青年科研人员求知欲饱满,探索兴趣旺盛,钻研劲头执着,条条框框少,创新活力强。要做好青年培养的加法,健全课程体系,配强专业师资,优化教学条件,做好教育衔接,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培植献身科研的信念,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让大批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涌现。必须强化“引”的措施,持续强化职业早期支持,无论是在经费分配上,还是评比评价上,或是自主研究上,都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让其切身感受到充分的支持与温暖,珍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舞台”,深化科教融合,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强强联合,用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重要资源,变灌输式讲概念为启发式做实验,促进科学研究与教学育人相得益彰,不断壮大面向未来的原始创新人才队伍。
建立“用”的机制,点亮“实战炼才”的星光。要敢于给年轻人担当大任的机会,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就要不拘一格放手使用。有舞台才有展示,压担子才善承重,树立“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的理念,敢于给青年人才压担子,让他们在科研一线迅速成长。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在科研领域打头阵、当先锋,向世界科技前沿挑战。青年科技人员有闯劲,思维活跃,敢于提出有颠覆性的观点,要给与青年人才按自己思路制定科研路线的机会,给青年科技人员自我发挥的舞台,要宽容失败,给他们试错的空间,允许他们交一些“学费”。青年人才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希望,要坚持“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注重向青年科技人才交任务压担子,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领域,创造更多挑战难题、担纲领衔的机会,选拔潜力突出的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科研实践中经风雨长才干,提升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本领,锻造战略科技力量生力军。
打通“育”的路径,点亮“助力成才”的星光。要加大对青年科技人员的激励。培养青年人才首先要有耐心信心,多一些“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对于人才璞玉,要敢于投入真金白银进行雕琢。要在科研资源分配体系、评价机制、奖励制度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向青年科技人员倾斜。要切实提高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切实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合理调整职称、学历、论文数量、人才“帽子”等指标与实际贡献的权重,让那些有才华、有潜力但尚未成名的青年科研人员充分释放创新能量。构建适合青年科技人才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细化专业水平、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职业道德、潜在价值等评价要素,引入市场评价、同行评议和社会评价,采取长周期、低频次评价方式精准画像,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杜绝求全责备思维,打破论资排辈弊端,不以“帽子”多少论英雄,稳定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