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类正确决策的第一个“思维陷阱”就是思维狭隘。其指的是我们倾向于将选择限制在极小的范围中,以二元化的简易思维来看待选择。思维狭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常见的问话:我应该选择这个,还是选择那个?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思维狭隘者的思考方式,只是把自己的思维拘于一种思考模式,固定于一种思维框架中。
人们为什么会掉进思维狭隘的陷阱中呢?且陷入其中还不自知呢?专注于问题本身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一个陷入思维狭隘陷阱的人,常常是只看见了眼前的问题,只考虑了自己在意的事情,他的大脑自动忽略了其他信息,忽略了问题背后真正的问题。这就跟我们的看东西一样,当集中注视某件东西的时候,我们便看不到周围的景象了。
为了逃离思维狭隘的陷阱,我们必须建立多目标追踪的机制,即从不同的角度,同时考虑多个选项。当你同时考虑多个选项时,你会对所思考的问题认识的更清楚,即使那些被我们否认的选项,也会帮助我们充分认识问题,做出更好的选择。多目标追踪还可以促使我们时刻保持自省。当你只有一个选项时,你的自我意识就会被束缚在其中。而有多个选项时,你就能把自我意识与选项分开考虑,做出正确的抉择。
多目标追踪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要考虑到它的使用边际。一是选项不能过多,选项过多就会陷于决策瘫痪的情形中。至于多少个选项合适,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有一个经验法则:不停的寻找各种选择,直到你至少有两个心仪的选择。二是要避开虚假选项。所谓虚假选项是相对于想要选择的选项明显错误的选项。比如,许多地产商会将一些不好的房源展示给客户,从而使后面的房源看起来更具吸引力。
鉴于思维障碍的巨大影响,我们应该对思维狭隘的问题保持高度警惕性,建立一个触发机制,一旦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二元化的简易思维中,随时提醒自己要跳出这种思维,从更高层面看待正在思索的问题。
在现实中,有的问题可能有答案、有选择,但是这种答案、选择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极有可能是在思维受限的情况下的“障碍性选择”。此种情况下,你必须对问题进行重构,也就是说,你不应该问“我应该选择这个还是那个?我是否参加派对?我是否应该收购那个公司呢?”,正确的问题是,“如果这两个选择消失了,我还有没有其他选项?如果我不收购那个公司,那笔经费我能干啥?我不参加那个派对,我还可以干哪件我想干的事情?”。这就是在做选择时用“机会成本和选项消失”的方法重构问题,让你从原先的思维局限中跳出来,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问题,自然就能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还有的问题,你暂时没有答案、没有选项。此时你怎么办呢?方法之一就是从外部寻找,找到那个已经帮你解决问题的人。比如你对于经费申请流程不熟悉,那就找之前操作过这个流程的人谈一谈。方法之二是从内部寻找,寻找内部亮点,即找到过去成功的经验,过去处理此类问题的办法。在此需要提醒的是,要注意总结方法,列出问题清单,以便于后来者据此借鉴。方法之三是向上爬梯子,不断的拓展范围,寻找与问题类似的其他领域的解决办法。这样,你在向上爬梯子的过程中,你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来自其他领域的选择。
在面临问题和做出选择时,心态非常重要。你是进取心态还是预防心态,做出的选择会有天壤之别。这两种心态没有谁好谁坏,两种心态都是有益的。在生活中针对不同的决定,我们必须避免任何一种单一的心态主导我们的选择,而应该在二者之间进行相应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