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年蹭朋友的车,去了一趟南京先锋书店,这座在废弃的防空洞建起的书店异常火爆。2016年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全球十佳书店。那天我呆了一个下午,朋友办完事又把我捎回家。心心念念想着,下次还要再来。
先锋书店里摆放的书,人文社科类的居多,特别彰显出书店经营者的理想与情怀。“大地上的异乡者”是南京先锋书店的标识,取自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的诗句。寓意人的精神永远在寻觅一个无所在的故乡,好的书店应该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在读者心中,先锋就是这样一所精神家园。
先锋像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大教堂,给城市喧嚣的人们提供向往憧憬,也提供心灵庇护。这是一群异乡者的灵魂栖息地……
书店创始人钱晓华先生曾说:“光的十字架’是整个书店的灵魂,仿佛看到天堂的光辉,我想象中的书店就像天堂一样美丽。来到这里,我就不是孤独的灵魂。”
是啊,在这里我看到了这尊十字架,庄严圣神,书店就是应该像天堂的样子。
02
在这里经常有各路名家来做讲座,但从来不收费,知识无价!真好!昨天岭南大学许子东教授来推介他的新书《许子东现代文学课》,时间是晚上7:00。
我们一行三人坐了绿皮车12.5元的车资,来回25元。真便宜,好久不坐这样的车了,舒适度虽不抵动车高铁,但相比于从前还是有了很大改观,至少车上的气味不再似以前那样刺鼻了。
40分钟,我们晃晃悠悠下车,地铁到珠江路,从金鹰里出来。在门口问一位小伙子,他穿着黑保安服,因为昨天天热,他的脸、脖子不停冒着汗,他说:过了马路就是广州路,一直往前走,还有很远的路呢!
我们过了马路,公交站台一看,也没有多远呀!就几站路,于是我们决定走路去。尽管我们已经闻到了身上的汗酸味,但我们还是想走在这座城市,看看街景,看看路标,下次来就会映像深刻,不会迷路了。
一边走,一边聊天,一边问路。
终于到达了那里,熟悉的标志,熟悉的书香,来来去去的读者,各种文艺气息扑面而来。
行走带来的热,地下不通风,闷热黏腻,汗水浸湿衣裙,但这些在这一刻都被忽略了。眼里只有各种书籍。每一位作家的作品都归类于一处,你喜欢哪位作家,就站在那里,就可以把那位作家的作品翻个遍。
斜斜的下坡进去,一波书看过,左边拐弯,又是斜斜的上坡上去。回头一看就是那醒目的十字架,就是那个读书人心目中天堂的标志,于是读书变得庄严圣神而又精神富足。
有沙发有咖啡,就等你来读书。
03
沙发上的人不走,后来越来越多。他们都是来听讲座的吗?这么热的天,如果不是真爱,有多少人会坚持到最后?
许子东教授在7:00准时到达。他黑T恤,白裤子,182的身材保持的很好,没有臃肿和便便大腹。因为热,他不得不把他的标配行头西服上装晾在了一边。
读者越聚越多,后面来的只能站着。
我的此次书店信息的分享者小韩和他爱人在下班后也赶来了。他们已经来过几次作者见面会,对书的热爱,他更甚。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1954年8月21日出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又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哲学博士研究生。现居于香港,担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并于2008年起出任系主任一职。妻子为有“燕子姐姐”之称的著名主播陈燕华。
许子东出身书香世家。年少苦读,获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语言文化系文学硕士、香港大学中文学系哲学博士。此后,许子东走上学者之路,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以及香港大学、芝加哥大学的客座研究员。现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任教香港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文学批评等科目。同时亦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八十年代一部《郁达夫新论》奠定了他学术成就的基础,此后他走上了国际学术之路。
此次活动还邀请了南京大学吴骏教授客串嘉宾。他们同出于华师大钱谷融教授的弟子,让我们看到他们同台也会有小小的互掐,幽默风趣,引来一阵阵笑声。
最后一个环节是签名。队伍排了很长,足见许老师的粉丝热情。
我们回家的车依然只能选择绿皮车,因为动车九点后没有班次了,到南站回家的路又不方便。只有这11:08的车,到站已经12:00。
尽管如此,依然盼着下次哪位大咖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