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这部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2分,入选了豆瓣top100榜单。
《小鞋子》虽然是1997年的老片子了,但如今,提到伊朗电影,人人都会说起这一部。《小鞋子》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这也是伊朗电影史上第一次获得此项殊荣。除此之外,影片还拿下了第2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奖的最佳外语片奖、最佳导演奖和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等诸多奖项。当时,这部电影还创下了伊朗票房的历史新高,又一次肯定了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才华与实力。看过之后不禁感叹,难怪这部电影能获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故事围绕着一对贫穷人家的兄妹和一双鞋子展开,这兄妹俩以及这一家人经历让我更加深刻的去看待“生命”和“生活”。
不要总是抱怨生活不公,真的有人连鞋子都穿不起
电影一开头,导演就给了一双带蝴蝶结的粉红色小鞋子一个长长的特写。那双鞋已经很破旧了,补鞋匠把它拿在手上,又粘又缝,终于又变成了一双能穿的鞋子了。9岁的阿里帮妹妹萨拉取回补好的鞋子,用黑袋子装好,还要到蔬果店买一些土豆回家,阿里把鞋子放在蔬果店外面,自己到里面挑土豆。不巧,小店门口正好路过了一个收废品的老人,他以为那个黑色袋子装的是不要的东西,就收走了。阿里买完土豆,发现萨拉的鞋不见了,当时就无助地留下了眼泪。他知道家里没有钱给萨拉买新鞋。回家后,阿里央求萨拉不要把丢鞋的事告诉父母,他会想办法帮她找回鞋子。期间,兄妹俩靠穿同一双鞋子上学。早晨,妹妹穿哥哥那双又脏又旧还不合脚的球鞋去学校,下课后迅速跑回家,与在巷口等待的哥哥换鞋,这双本来就很破旧的鞋在“过度工作”中变得更加破旧了……
看看阿里兄妹俩的境况,其实我们真的挺幸福的。至少不用小小年纪就承担家中许多家务,不用和哥哥共用一双鞋。我们生活在物质生活丰富、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什么都不缺,但有些人还是经常抱怨生活不公平,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怨声载道,甚至一蹶不振。我们要明白,没有谁的生活从头到尾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要经历自己人生的变化和起伏,有时候,上天让你经历苦楚是希望你因此学会用正确的心态看待生命,用平常心对待生活。收起那些唉声叹气的口头语,世界会以善意回报你。
所谓“共情能力”,就是换位思考
阿里和萨拉就这样共用一双鞋子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萨拉突然发现有一个小女孩脚上穿的是她丢的那双鞋子,她和哥哥决定去把鞋子要回来,他们走到小女孩家附近,发现女孩的爸爸是个盲人,日子过得也很贫苦,兄妹俩对视了一眼,从小女孩家附近离开了,他们心里都知道,这双鞋不会回来了。
看到这,我对这兄妹俩肃然起敬。他们的生活已经很辛苦了,爸爸工作收入微薄,妈妈身体虚弱不能工作,还有一个最小的妹妹需要照顾,房租交不起,买菜要赊账,家中连给兄妹俩写作业的桌椅都没有……或许也正因为他们身处在苦难中,所以才有着超强的共情能力吧!
在我看来,共情能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可如果真的到了需要自己换位思考的时候,很多人是做不到的,能做的只是本能的保护自己的利益。看到这有人会说“难道保护自己的利益是错的吗?”“我不应该保护自己的利益吗?”当然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保护自己一定没错,但是如果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帮助一下别人也未尝不可。这世界正是因为有了一些同理心强的人的存在,才减少了很多矛盾,也温暖了一些人的心。
生命就是一场疯狂的长跑
事情好像要发生转机了,阿里得知长跑比赛第三名可以奖励一双运动鞋。他很兴奋,对萨拉说,自己一定可以得到鞋子。
比赛中,阿里拼命奔跑,内心的信念支撑着他,他必须赢,赢了才可以让妹妹有新鞋穿,后来阿里的确赢了,是第一名。所有人都为他感到高兴,但他自己却哭了。因为第一名的奖品不是运动鞋。阿里情绪很低沉,回家后,脱下那双鞋底都烂掉了的鞋子,将脚放进了池塘里。可爱的鱼儿围在阿里的脚旁边,仿佛在替他庆祝得了冠军。阿里不知道,也是在这一天,他们的爸爸其实已经给他们兄妹俩一人买了一双新鞋子。
生命本身似乎就是一场疯狂的长跑。阿里在赛场上拼命奔跑,是为了给妹妹赢一双新球鞋;有的人拼命奔跑,是为了生存;有的人拼命奔跑,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拼命奔跑,是为了和最好的自己相遇。我们尊重每一个拼命奔跑的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整部电影没有拖沓的剧情,对事物的特写或是某些场景的慢动作都设计的十分合理;没有刻意制造起伏吸引眼球,每一个转折的来临都显得特别顺理成章。所以,有些东西大可不必过于追求华丽,简单朴实的东西往往最有力量!
影片虽然是从贫困人群的生活状态切入,但看完以后并不会觉得很沉重,停留在心间更多的是感动和温暖。兄妹俩天真淳朴的笑脸让我想到《小王子》里面说的那句“每个大人曾经都是孩子”,的确,每个大人都有过和他们一样天真淳朴的笑脸。
现在的我们努力成长、努力坚强是希望自己的笑容永远温暖纯净,眼神永远清澈明朗。这是一个“成熟的小孩儿”会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