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QQ到微信,对于我而言有很特殊的意义。
与老公的连接是QQ,与应童老师的连接是微信。
虽然老公的QQ在提示需要密码更新后,他忘记的新设的密码,因为此时我已在他身边日夜相伴,我们结婚啦。他的QQ使命完成了。需要同步通讯录的时候,我的QQ就是他的工具,多少年,我都没有更换过密码,那个密码是我们共同定义的数字。QQ曾经是我婚姻的使者。
而微信,却是我人生的连接。早年微信出来的时候,我还比较抵触,觉得QQ挺好的,干嘛要下载注册微信,我是个多么怀旧的人啊。后来因为工作需要,便于外部审核检查时,小伙伴们通讯方便,需要建立微信群,随时汇报检查老师的动态。我就被动地下载了微信,最初的朋友就17人。即使现在人也不多。很多时候,我都想丢开手机,安安静静地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周末基本已经照做了。
感谢微信的朋友圈,我连接到了应童老师,第一节微课《父母的本质》,听了不记得几遍。为什么听那么多遍啊?因为我不会做父母,生命中有三年,我是小贝的妈妈也是他的爸爸。听完之后,我就干了许多事,做了很多妈妈该做的事情,创造小贝与爸爸的多多连接。
一年之后,应老师来南京了,其实没见到应老师之前,在老师的书里,我知道她来过南京,去到过江宁的竹山路,只是那时我还没有在微信里认识她。当她再一次来南京时,我很快报名,明明我会开车,但是还是要拖着老公,去见见我比较痴迷的大神。我第一次见了微友。从网上到现实世界里。
认识了应老师,就进了很多的群,老师之前的线上讲课模式是微信里建群,语音授课。我上她的微课,所以有很多的微信群。启发最多的是,真正开始撕剥自己的是“福味生活群”,在群里泡了一百天,那个群里的涉及广泛,生活、婚姻、亲子、美食,从早上的睁眼能见到的,到晚上睡觉前,包络万象。只有你没有经历的,我就像是一个小虾米,游荡来游荡去。
群里的微课,听着不过瘾,16年底,导师班的报名出来了,我就用我的私房钱报名了。跟老公是先斩后奏了。报名前有给他发微信,告诉他怎么回事,搞笑的是,我还求助应老师,让老师告诉我上导师班会学到什么,会改变什么。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寥寥几字说服不了老公,老师发了几条语音,我转成了文字,发给老公,收到的回复是,你想去就去吧。
生活中不做过多解释的习惯害的。我有严重的不解释的习惯。
在我的眼里,黑白分明,黑与白之间其实有时候还有灰,在我这里还没有。必修课继续修。
第二次见微友,到佛山去了。见到很多微友,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我放的还不够开,还会掉眼泪,大家说会掉眼泪,说明还没过去。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平常看个故事,也会眼泪滚滚。我出省的机会不多,屈指可数,一个人出省倒是第一次,哪里来的勇气,因为有大神。
昨天,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去见了童女神。带了妈妈和婆婆各自做的老家的驼子和团子,团员幸福的寓意,三个小朋友一人一个红包。做了线上读书会的第三个分享嘉宾,回家路上回听,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读书会结束后,和童女神一起喝茶聊天。天哪,我的短板,我不会聊天,而且是和大神聊天。唠唠家常,唠唠小贝。三点多,我提出要回家了,女神起身找小鱼,她要给小贝写小鱼,没找到小鱼纸,应宁建议她用A4纸,可以写很多。女神接过A4纸,进到主卧去码字了。我和应宁继续聊天,不知过了多久,女神出来了,给我一个压岁包,有点鼓,我心里想A4纸的小鱼是要鼓点的。跟大家道别,我就坐地铁回家了,感觉在地铁上读一张写满字的A4纸,有点小尴尬,我愣是忍着好奇,回家后才打开。什么跟什么嘛,说好的A4纸小鱼呢?变成了一群崭新的毛爷爷。再去会看红包里,小小的A4纸变成了A5纸。清秀的字映入眼帘,我想起了认识应老师的源头,我的孩子小贝。老师的小鱼游到了源头的地方,生命承载责任的发源地。小贝原本在我心目中就是个小神,被这条小鱼一拉,小神变中神了。他还在寒假中,还没有回来,以后我看他,会立马想到他是我与应老师连接的源头,充满感恩。
我与老师约定,2018暑假见。暑假去上应老师的课。无论怎么滴,人生以后的每年,我都要见她。昨天我第一次紧紧地用抱老公的方式抱了我心目中的大神。大神与老公在我心目中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