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临
01
我们身边围绕着无数这样的身影:低着头,盯着手机,无论排队中、吃饭时、情侣约会、上厕所……这年头,什么有趣啊好看啊才不是春药,手机才是好嘛,完全让人欲罢不能。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你若问他,怎么一直看手机啊?他会抬起头,透过眼镜片散发出坚毅的光芒:“我!在!学!习!”然后向你展示,关注了多少学习专栏和大V。
碎片化学习,已经是被争论过N次的话题。其实,它是个维生素补充剂,可以适当给你一定营养,但终究不能当饭吃。
系统性的看完一本书,获得的能量在很大概率上是胜过刷50篇公号文的,而所花费的时间甚至更少(当然,碎片化的时间更适合去做碎片化的事)。
只是,从大学毕业以后,你有多久没有阅读了?
02
有朋友觉得:“我想看书啊,可我不知道看什么。”
似乎离开校园不再考试以后,书在生活链中的地位瞬间跌到末端。可你总有感兴趣的事,或者对某个世界好奇。
“哎呀,我不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呢。”很好,如果是这样,那么下面这点可以解决问题:
书店,是引起兴趣的空间。
《深阅读》作者齐藤孝认为,相较于网购,去书店买书的优势在于,只要多走几步,就能见到无数本自己原先不感兴趣的领域的书,还能拿起来翻一翻。这种场合不仅重要,也能带来乐趣。
这时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兴趣”、“好恶”,是相当含糊的。
给自己贴上兴趣标签,反而会使自己的世界变得局促狭窄。
03
另外,和书相遇的方法还有权威的书单,或是书评。
行家推荐的书很少令人失望。此外,豆瓣也有对书的评分,拿着想要了解的范畴,比如“旅行”、“烹饪”、“时间管理”,一搜索就能看到相关书籍。评分在7.5分以上的基本不会出错,8+分阵营就有不少经典书籍。
页面上也能看到喜欢这本书的人还看了哪些书,这样顺藤摸瓜找到“下一本”。
我们都知道得“多读好书”。但除了经典书籍,作者认为有两个简单的评价标准,一是易读,而是有内涵。
很多人对看起来很晦涩难懂的内容抱有崇敬之心,认为特别高大上。可事实相反,对事物本质了解越深刻,行文就越简明扼要,能够一语中的。
04
我们总觉得看一本书容易,可保持阅读习惯又离自己很远。
事实上,一些轻松的举动可以为保持读书习惯加码。
比如,在关键的语句下做标注。该画的画,该折的折。
比如,将晚上十点半到睡前,有意设定为读书时间(记得先把手机关了……)。
比如,从书店买完书后,立刻顺路去咖啡馆翻看(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仪式感)。因为那正是兴致最高的时候。
05
看完一本书,想知道自己吃下去的内容消化了几分?来,把书合上,用3分钟向别人说清楚。
我们可能经常遇到以下场景:
"我上周看了一本书好好看啊!"
“是嘛是嘛?讲了什么?”
“额……我把购书链接发你,你自己看下呗。”
看到的文字,是别人的,只有从你口中说出的、从你笔下写出的内容,才是自身血肉。
在输出说明时,不需要采用俯瞰全局的角度,以感性的体验为主即可。文章概述什么的,看网站或目录就都知道了,我们没必要再帮它写个简介嘛。反而是主观感受,它将强化你对书的理解和记忆。
看不懂地方没有关系,也无需过多纠结。原本一本书在千万人眼中,就是千万个面貌,各取所需即可(关键词是“取”)。
06
有一种声音是:“这个社会都是拼资源的,看那么多书,然并卵吧?”
巴尔扎克说, 书籍包含着整个生活。拉布雷也认为,书是前人的经验。
我们普通人,大多不缺乏智慧,而是缺乏人生经历。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暗礁时,往往不知所措,而在一本本书中,你将看到这世界上千万个的低洼沼泽和千万个人生。在未来的某天,会有力量将自己拖出似曾相识的困境。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赫尔曼·黑塞。
——END——
【参考图书信息】
书名:《深阅读》
作者: [日]斋藤孝
译者: 程亮
出版社: 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