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马上三周岁了。自他出生算起,我在幼儿园已经工作超过6个学期了。每当新学期开学时,我就觉得特别好玩儿,为什么呢?因为一踏入幼儿园你就能听到那些新入园的宝宝们此起彼伏的哭喊声。虽然有的真哭,有的装哭,有的撕心裂肺,有的时断时续,有的则呆呆坐着,不哭也不闹,但老师们知道这不哭不闹的更让人不放心。当然,这个时候家长不放心了,孩子都哭成这样了,老师们却又实在是照顾不过来。通常新生班20个左右的宝宝,四五个老师齐上阵,当他们同时哭的时候,你想想那场面该有多壮观吧。不过,不管什么样的状况,专业的老师们总是能应对自如。
时常有新生家长问起我,怎么能让孩子不哭不闹开开心心地入园呢?我无言以对。其实这不是一个好问题,这就好比你问我一个刚把手机和钱包丢了的人,如何能让他开开心心地回家睡觉,忘掉这件事情。你知道的,通常不大可能。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为什么儿童会有入园焦虑。从生理和心理层面来看,婴儿最早在6个月的时候就会显现出分享焦虑的征兆来,但对于大多数的宝宝来说,最难受的时候是在十三到二十个月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刚迈入幼儿阶段,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个完全独立于父母之外的个体。幼儿会先了解分离的含义,然后才会明白重聚的概念,他们可以从父母的行为中看出即将离开。分离的焦虑在你还没迈出门槛的时候就开始酝酿了,而且焦虑是可以传染的。父母的焦虑通常更容易传染给幼儿。你会发现,你越是不放心离开宝宝,不放心把他交给别人看护,你的宝宝也会越发忧虑。
通常,每一个宝宝都会有不程程度的分离焦虑。父母或者是监护人要做的并不是想着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科学的做法是尽量减轻因为分离焦虑带给幼儿和家长的痛苦和烦恼。比起在家里,有些孩子一整天跟在他们父母的身后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那么把一边哭一边黏着自己的孩子送去幼儿园就最是让父母难受的了。这种折磨会让家长特别是有些爷爷奶奶怀疑自己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决定是否正确。为了家长和孩子快速适应分离焦虑,从专业角度,我要给出的建议是。
首先,你要坚定自己的决定,所有的准备工作在你决定把孩子送入园的那一刻前已经全部就绪。这个时候千万不可犹豫,你的犹豫对孩子绝对是弊大于利。他们总是能抓住父母的软肋,乘机让你心软。以我的经验,父母越是态度坚决,孩子的分离焦虑期越是短。反之,则越长。最严重的情况是,有些家长直接把孩子带回家,说“我们下学期来吧”,孩子是皆大欢喜。但下一学期的分离焦虑没有减轻,反倒比之前更糟糕。
其次,给孩子提供一个过渡性物品。比如毯子或者毛绒玩具都可,丝绸制品更好,因为那种感觉会让他们重温在子宫里的感受。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早一点依赖这个过渡性物品,越早越好。
再次,在他未入园前就要用频繁的短暂的分离来让孩子逐渐适应。比如偶尔的外出,需要注意的是要告知宝宝并让他看到你的离开。
最后,高高兴兴地离开。如果你想让宝宝把你的来去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就不要偷偷的走。尽管偷偷走开会让你觉得更好受一些,但对于孩子可不是。父母应该让他看到你离开,即使他眼里含着眼泪或者哭得撕心裂肺。如果你总是溜走的话,他会更加担心你会随时消失。你要说再见,然后尽量让他忙于一个有趣的活动来分散注意力。
即便我说了这么多,很多家长会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然不是,我既是从业者,也是过来人,这些可都是宝贵的经验。最后的最后,家长不必内疚。孩子面对分离焦虑的各种反应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就如同生病了要发烧一样,发烧只是表象,发烧反而是机体参与防预的一种积极行为,同理,孩子的哭闹甚至是持续的悲伤流泪都是一种机体对分离所做出的正常情绪估计和发泄。这个情绪包括愤怒、失望、沮丧,相信我,这是积极的行为。压抑反倒是不可取的行为。以我短暂的从业经验来看,那些刚开始看似适应的挺好的小朋友(不哭也不闹),可能从一个月后开始要适应新的环境,这个时候的分离焦虑才更让人头疼,因为时间要更久一点,家长也会更痛苦一些。当然,这样的小朋友所占比例相当的少。
我们说不必内疚是有道理的,身为父母要知道,这都是暂时的,你和孩子都会熬过来的!不要因为孩子的眼泪而有负罪感。放长到两个月后看你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可笑。当然,也不能不在乎孩子的痛苦,也不要因为孩子吵闹着不让你离开而对他发火。父母时而会因为孩子的依赖而感到满足,但时而也会因为他们的黏人而感到焦躁和厌烦,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绪。所以,身为父母一定要设法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尊重孩子对感的需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对平衡的把握取决于每一位家长对孩子脾性的了解。
一旦入园,对于他,要面对的就是全新世界。失去了在家处处以他为中心的世界观,这也是幼儿适应新环境的必修课,这个过程无人可以替代,生理和心理都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当然更是一种挑战。身为父母,我们要鼓励孩子们接受新的挑战。在他受挫时,在他生病时,在他悲伤时,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始终确保我们站在他们后面,会一直支持他们。特别是他们最需要我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