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点忙,对学生疏于管理,结果无论是上课效果,还是写作业质量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昨天在批改完作业后,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严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不知道学生们听懂了没有,总之,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来说,应该足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够好,老师不满意,我把凡是写的不够好的,都“狠心”地撕掉了,并且不断告诉自己,不能心软,心软了这通火就白发了,手里一张一张的撕下来,心里想:这些孩子不定又得写多长时间呢?心里有些隐隐作痛,并放下狠话,赶放学之前必须交上来,我以为他们多半达不到,而且说好的两节课,发现最后一节课在上英语,也就是说孩子们完成任务只有一节课的时间。
放学的时候,我以为大多数学生没有完成,放学看到他们轻松中带着胆怯,我问道:作业都写完了?孩子们齐声回答:“写完了。”看着一个孩子抱着一摞不整齐的作业,而且把所有的作业都混在一起了,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我一本正经的说:“回去吧。”他们这才松了口气,一股脑儿跑的不见了踪影。
今天早晨,孩子们上操前的早读出奇的整齐,而且读的特别卖力,我心里已经很满足了,但是依然强忍住没敢露出笑容,他们看到我严肃的表情,读的更卖力了,我一本一本的翻着昨天补上来的作业,尽管还有的孩子不够认真,可以看得出已经很卖力了。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上课,我照样板着脸,实际在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不管孩子们表现再差,说明他们多少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足或者老师的不满意,今天课上的出奇的顺利,孩子们的回答也非常积极,可以说配合的天衣无缝,很久都没有这种感觉了,竟然上课都没有花多余的时间维持纪律,他们听的似乎都很认真,我依然严肃的保持着一本镇定,并且“威胁”孩子们,写不好后果跟昨天一样。他们说听懂了。
到了经典诵读的时间,除了个别好动的孩子们外,似乎也很整齐,读完学校要求诵读的经典《弟子规》后,他们竟然背了好长一段《千字文》,我的理念里一直认为读经对孩子有好处,所以总是要求比其他班的孩子读的多,每次读完《弟子规》后,多读一段《千字文》,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今天竟然自己要求背了一段,并不是因为会背才觉得高兴,而是孩子们想拿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取悦”我而觉得欣慰,这说明他们有上进的欲望。我舒了一口气,这是我绷得最长的一次,以前最长持续半天,我的气还没消,孩子们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可他们现在分明长大了,只要我一直绷着,他们就一直觉得自己“有错”,就会一直好好表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明显好多了,孩子们所有的言行举止都合乎规范。
我一直反对这样的教育,教学效果虽然好了,也可能在将来能考到好一点的成绩,但是这样真的好吗?可谓是苦了孩子和老师的内心,我们都不快乐,都不幸福,都是提着心小心翼翼的过日子的。老师和学生处在对立面,和家长也处在对立面,教育就是老师家长孩子站在同一条线上,我们彼此都是平等的,不是更好吗?教育应该是一个快乐幸福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快乐,那么受再高的教育又有什么用,小时候的不快乐一直可以延续到一个人的成年乃至终身,我一直奉行的是快乐教育,学习就应该是快乐的,每个孩子应该都能从其中得到快乐。否则等到等到不需要成绩的时候,再也不愿意读书。
学习最好的状态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只有我要学才会有无穷的动力。今年,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大多数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班级里的学习氛围也不是很浓,也许是因为他们贪玩,也许是因为老师们的疏于管理,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既不快乐,成绩也不好。
如果为了点滴成绩的提高,而牺牲了孩子们童年的快乐,那么我们又是不是扼杀“快乐”的刽子手呢?我常常主张“慢”的教育,不要走的太快,等一等孩子们的灵魂,可是课程要求、课程进度、成绩要求是不会等的,就这么多的时间,完成这么多的教学任务,你的能力全在教学上体现,这是教学的弊端也是教育的短板。教育应该和教学是相辅相成,一个人受教育过程应该是快乐的,而教学也应该是快乐的。一个不快乐的人去教一群渴望快乐的人,注定日一场徒劳。既然学生教师双方都不快乐,那么这场教育还有必要进行下去吗?教育应该如何走,我确实遇到了难题。
2017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