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生需要做减法
先来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引自《见识》一书里吴军老师经常讲的《西瓜和芝麻》的故事。
王妈妈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初中刚毕业,王妈妈叫她外出打工去挣钱了。大女儿来到了富士康,每个月能挣1000多块钱,女儿很孝顺,除了自己花以外还寄给王妈妈一些。王妈妈觉得不错,等二女儿读完初中就让她辍学,又到了深圳去给郭老板打工挣钱去了,当然王妈妈又有了一份收入。每送出去一个女儿,她就多一份收入,但是即便如此,王妈妈的日子过得依然是紧巴巴的,看不到前途。
王妈妈孩子的老板郭台铭则不然,他从每个女工身上赚取20%的剩余价值,但是雇佣的几百万个像王妈妈女儿这样的员工,因此他的财富达到了440亿人民币。因此以王妈妈的思维方式不仅永远接近不了郭台铭的水平,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穷,她只会这样想,要是自己能生十个女儿就好了,这样就有十份收入了。但是不要说王妈妈年岁已高,生不动小孩了,就算生得动一辈子能生的孩子有限,因此她看来是注定穷苦的命。
好在王妈妈的大女儿出来几年见了世面,知道每个月挣得两千块钱不是个事儿,告诉妈妈一定要让家里的老幺读书改变命运。这个王妈妈也算开明,终于想通了这个道理不再让三女儿辍学了,而是让她读完了高中上完了专科院校,这样她就成为了有技能的人,而不是靠出卖体力来谋生的人,虽然她可能一辈子仍然无法望到郭台铭的向背,但是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个故事是我亲身经历的。
我目前在一所小学支教,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校的成绩报告单还是一张简易普通的A4纸打底,班主任需要在每一项空格里手写填入相应的操行等级和评语。这项工作看似简单,班主任只需要逐一填好,不太需要动太多脑筋,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耗时很长,慢的老师需要1个多星期进行填写,还要确保字迹端正、清楚。 大部分老师在抄写的时间上花了太多功夫,而相对于评语的思考和其他工作,就没有过多思考的时间了,毕竟,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于是,我就利用暑假的时间,将成绩报告单进行了改良,利用了OFFICE文档的关联性,开发了批量生成报告单的软件,同时,美化了封面、排版的设计,这样的成绩报告单的特点是:电子文档瞬间批量生成(5秒内生成一个班级的报告单),时效快,易修改,可永久保存,较美观,老师们可以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学生的评语设计,同时省下的时间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针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要从传统的简单、重复、熟练的劳动过度到现代的相对生疏的、有困难的劳动是一件不太好克服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对计算机不敏感的老教师来说,困难要大很多。因此,我又不得不对整个操作过程和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和演示,同时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演示。在整个推进过程中,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强大的的组织力和魄力,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让这一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事实证明这一工作是有成效的,很多老师从重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在这两个故事里,你是否发现一个共同的地方?前一个故事中,郭台铭捡的是西瓜,而王妈妈捡的是芝麻;后一个故事中,简单、重复又低价值的传统誊抄式工作犹如捡一粒粒芝麻,高效、精致、有难度的现代电子版就如捡一个西瓜。芝麻再多,也捡不出西瓜的重量,捡到了一个西瓜,会让你在工作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是否经常做一些捡芝麻的行为呢?
为了拿免费的饮料、牛奶排很长时间队。
为了抢几毛钱的红包,每隔几分钟就看看微信。
为了”双十一“抢货整晚不睡觉
为了一条裙子的折扣逛几个小时的淘宝,或者在大街上跑很多家店。
这些事情中看似你赚了小便宜,其实你在用时间和健康等筹码去交换,更糟糕的是,一旦养成了这种低层次的追求,人的心志就变得非常低,很难再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去。工作上也是如此,在我们的周围,总有这样一些同伴,他们习惯于做简单、重复且价值低的劳动,因为这样的工作不太需要动脑筋,不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但是,一旦习惯于这样的生活,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做不来了,这就是吴军老师提到过的”伪工作者”。
一个人如此,一个团队亦如此。在互联网上曾经辉煌的雅虎,从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共公司走到被出售的地步仅仅经历了10年时间,虽然它研发的产品数不胜数,但都如一粒粒芝麻,竞争力和量级始终有限。而苹果公司却是全世界挣钱最多的国家,它的市值已达10000个亿,不是因为它的产品多,恰恰相反,它的产品线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乔布斯正是把这仅存的几个产品做到了极致,变成一个一个的大西瓜,才让苹果有了今天的成功。
再回到王妈妈的故事上来。她应该庆幸有个改变思维方式的大女儿,正式因为这个女儿,他们全家才能够改变命运。遗憾的是,大部分人捡芝麻的思维方式一辈子也改变不了,今天那些想不好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重点做的人就属于这一类(目前,我也还在苦苦思索中)。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给那些立志于捡西瓜的人足够的机会,毕竟世界上的西瓜总要比芝麻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