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简介
说起余秋雨先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于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桥头镇(今慈溪市)。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且担任了多所大学的教授,其妻子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余秋雨一生也经历了许多。
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在这期间,遇到“文革”灾难,家破人亡。父亲余学文先生因被检举有“错误言论”而关押十年,全家经济来源断绝;唯一能接济的叔叔余志士先生又被造反派暴徒迫害致死。在饥寒交迫之中,1968年被下放到27军军垦农场服劳役,极端艰苦。后来,学校复课后参加过由周恩来亲自发起组织的大学教材编写。1976年初,编写教材被批判为“右倾翻案”,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了浙江省奉化县大桥镇半山一座封闭的老藏书楼研读中国古代文献。研究习读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在1983年之后,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如:《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学》、《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Theatre》。先后获得了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等。
1991年7月获准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包括多种荣誉职务和挂名职务。辞职后,孤身一人从西北高原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全部重要遗址。当时确定的考察主题是“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在考察沿途所写的“文化大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快速风靡全球华文读书界,被称为“印刷量最大的现代华文文学书籍”。他也由此成为在国际间最具影响力的华文作家之一。1999年之后由于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性考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的具有教授头衔的人,也是9.11事件之后最早向西方文明世界预告了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学者。此后,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引起了很大的社会轰动。
余秋雨先生不仅仅在文学上有很大的造诣,本身也是非常善良的,在汶川大地震期间,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参加救援,并不断在现场对灾区民众、救援人员发表演讲。见到遇难学生留在废墟间的破残课本,决定独资捐建三个学生图书馆。这一点是让我非常感动的。这15年来,余秋雨以长途旅行的方式进行实地考察,从国内走到国外,足迹延展到亚非欧等地。在这期间,完成了以考察中华文明记录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
说完余秋雨先生的生平,我想着重来介绍一下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以及作品的特点。因他有着非常丰富的游历经验,所以他写的散文主要依托于游记,有叙事有写景,并且将历史文化渗透进去,将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也进行了整合,不但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而且还充满理性,借助于山水风物对民族文化进行探求,深刻的展现了民族文化底蕴。余秋雨先生运用了华丽的语言,结合有没得风光,用非常生动的故事将浓厚的历史包装了起来,受到文学界的一致好评,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每一篇散文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其中有包含了许多创新的点子,给当代散文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一种修为,也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余秋雨先生将人生感悟、哲理批判与山水文化相交融。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人们看到了他对历史的审视与观照;在《千年一叹》中,他带领人们走入远古文明,洞察前所未有的历史人文;在《乡关何处》中,人们聆听他的乡情;在《苦闷的解脱》中,人们慰藉人性的反思;在《都江堰》中,余秋雨称赞都江堰赛过长城。在余秋雨眼里,山水的人文价值更应该注重造福于民。
余秋雨的散文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有着浓郁的人文情怀,他特别关注人的精神文化存在,并在文化层面上思考人存在的价值。“我心中的山水并不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余秋雨散文独特的魅力所在。他是一位戏剧理论家,在中西方悲剧理论方面造诣颇深,所以他对悲情山水和悲剧中的人物非常感兴趣。他的散文中充满了对处于痛苦中的人的深切同情。从《文化苦旅》中,我们读出了中国文人性情中的感时伤怀,读书了中国文人命运的悲哀和凄惨,读书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沧桑感。《山居笔记》的选材又十分典型,作家通过写承德山庄评说清朝的盛衰,通过写“宁古塔”写人在灾难面前的态度,从《脆弱的都城》看到了生命的脆弱,由苏东坡想到人生苦难中的成熟与收获。《山居笔记》写的大多数是悲惨命运。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中国文人命运中的悲惨,表达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余秋雨的《借我一生》,这是散文随笔集,书名似乎隐喻着作者自己的人生命运都是在“借”中度过的。作者以亲历者的角度,冷静地叙述了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并揭开了这些平凡人生经历背后深厚的社会历史变迁。
在1957年作者和家人搬去上海之前,作品的基本背景是欢乐、祥和的。在他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见,在祖母、外公、母亲、亲戚乃至乡人的共同呵护下,余秋雨的童年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文章描写的第一个周“懒汉”在申请分配充公的财物时,选择了十分贵重却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红木象牙太师椅,并试图拿到市场上卖出高价,刻画了他滑头、贪婪、贪小便宜的形象,但是,当他知道这件太师椅原来是亲戚——作者的祖母家里的财产时,他却连忙将椅子还给原主,充分展现了人物重亲情、讲道义的一面。第二个“懒汉”方子空有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但又不愿意去干农活,可以说是乡村的生活环境把他逼成了一个“懒汉”,是一个典型的“孔乙己”式的悲剧人物,深怀一颗童真之心,热情参与乡村孩子们的娱乐活动,为他们拉二胡伴奏。第三个“懒汉”越英也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本想替父报仇,可是仇人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所以,空有一身功夫。在这种淳朴宽容的乡土世界中,母亲大胆地“放养”余秋雨,任由他的童年自由生长。余秋雨四岁开始上学,甚至可以独自一人翻山越岭去寻找母亲。为了减轻年幼的余秋雨的作业负担,母亲还亲自替他完成寒暑假作业,让他能在一个自由轻松地环境中绽放自己的生命。正是在开明、轻松的教育环境下,余秋雨爱上了读书,喜欢思考,对人生问题充满着好奇,家中的阁楼成了他的读书室。在这里,余秋雨的文学生命得以萌芽。
余秋雨是中国文坛的一面旗帜,其散文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奠定了其在散文界的显著地位,他被称为全球华人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伴随余秋雨散文热的飙升,来自其他领域的批评也不绝于耳,如历史知识层面、学术责任层面等不同的声音。但是,普通读者能从余秋雨的散文中获得对人生、对世界、对艺术的某种启迪,站在客观的层面来品读余秋雨的散文,从其眼中的“山水”世界领悟其山水文字下的文化意蕴。对于自己散文创作中的山水人文情结,余秋雨写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与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可见,人文山水并非对真实史料、古迹的客观陈述,更是融入了余秋雨自身的人文理解,使人感到真诚、质朴与亲切;解析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内涵,使人领略中国文人的生命品格。通俗而富有哲理的散文在沉思、回味中让每一位读者享受文化的熏陶。余秋雨的文学散文,已经不再是单纯一种的文学,它已经走向了文化的领域。他的散文在当代的散文领域中不断得到拓宽,在审美形态方面得到不断的创造,在散文的河流中改变了它流动的方向,他的散文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深刻的思考着人文的精神,寻找着意味中的世界,考察并构建起民族文化的人才,追求着现实的文学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他的思想在不断地变化,他的作品在不断地创新,他的情感与智慧在不断地与文学作品融合在一起,才成就了具有历史性的文化散文。另外,他的许多散文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影响着当代人文的精神,他是历史与人民群众间的一座桥梁,把历史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他的作品可以把我国深沉的历史文化推向民间,并且推向全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抒薇. 余秋雨散文的“价值化”过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邓清.论余秋雨散文的生命艺术[J].湖北农学院学报,2015(05):467-471.
[3]李佳城.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J].青年文学家,2018(36):21.
[4]王子涵.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赏析[J].青年与社会,2018(34):244.
[5]牙小丹.余秋雨《借我一生》文本解读[J].散文百家(理论),2020(09):31.
[6]陈华文. 余秋雨眼中的当代文人[N]. 深圳特区报,2017-10-10(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