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桃夭夭 水煮白开水 9月3日
今天朋友圈被一条信息刷屏了,某市事业单位招聘260+人,大家相互转告,机会来了,抓紧上车。
我也是感叹时隔3年才有考试机会,确实机会难得,今天想写一点备战笔试的心得,希望对这次备考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闺蜜D因为想换工作环境,近5年一直在努力备战公考,每次都是信誓旦旦,热血沸腾,结果每次都折戟而归。朋友F,现省会的聘任制岗位,从12年开始就备战全国各地,全省各地市的考试,昨天聊天,他还在原来的单位,还是在不停的备考。
两个人殊途同归,相似度99%,后来我跟他们俩聊天发现,他们俩在不同的时空说着同样的话:你智商高,你能静下心来下狠劲学习——臣妾做不到啊。对于,终年备考,一直无疾而终的人,我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人的智商有多大差异?科学研究的结果是寥寥。但是学习却是一把钥匙,能打开你智商的大门,我个人认知,就是你越学习,你的大脑越开放,然后反过来促进你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刺激你的大脑更加开放……
孔子都说了,人家不是天生的圣人,只是好学而已。
言归正传,回到如何备战公考笔试。俗话说考场如战场,应对考试,我们不妨用一下孙子兵法的智慧。
终极秘笈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很多人参加公考,根本就不用脑子去思考,就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希望自己是那条锦鲤,却没有做足够的准备。
要弄清楚自身的实力,和你报考岗位的情况,计算一下差距有多大,做到心中有数。
1.你自己的优劣势,先做一套题,看看自己的真实水平,行测的五大模块,你最拿手的跟最差劲的都列出来。申论,做一套试卷,看看你到底对申论是一个什么样的认知水平。
2.你报考的职位,竞争激烈程度,大致知道,对比往年同等的笔试成绩,多少分可以入围。
3.你参加的考试规模,考试的模式。你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考试的试卷,是怎样的。比如,国考是140道题的行测,题量大,但是中规中矩,没有特别难的题型,国考的申论题,往往都是论题会比较大,希望你有大格局,往文化方面靠。现在的联考因为规模也很大,仅次于国考,所以模式也趋近国考,每个省份会有微调。如果是地市级的考试,就更有特色了,需要你更加用心的去琢磨,去研究(学而不思则罔,一定要多用脑子)。
终极秘笈二:先胜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先胜后战,其实在公考这场战争中也同样适用。
前面让你做到清楚自己,了解报考的岗位,现在就是要做到做好计算题,你自己的真实分数跟你报考的职位的分数的差距,比如要考上这个职位,需要70分,你行测目前只有60分,你就需要好好计算好,怎么提高这10分,是要落到实处的。言语理解模块要达到80%的正确率,提高4分,逻辑判断模块要提高3分,资料分析要提高3分,这个分数要细化到这个程度。
你真正达到顶尖水平的分数,你已经赢了,就差一次考试的机会而已。
终极秘笈三:分兵,出奇(ji)制胜
孙子兵法不是三十六计。出奇(ji)制胜,说的是分兵战术,没有阴谋诡计教你。
行测,分了五大模块,你也计算过了每个模块需要达到的分数,如何达到这个分数,初期,就需要分模块进行各个击破,自己制定好学习计划,比如三天集中围攻一个模块,就做这个模块的真题,反馈做题效果,然后修正,这样多做几个循环,大脑就建立了条件反射,形象点讲,就是一遇见此类题,你脑子马上就自动搜索出来答案的大致长相。
每个模块都达到你要的水平以后再合并做整套真题,这个时候才有效果。
申论,也是同样道理,前面的客观小题,也要分,最后做整套申论试卷。
终极秘笈四:刻意练习,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分数
《刻意练习》核心观念:通过刻意练习,谁都可以成为天才。
总结出来可操作的具体方法:
1.树立高目标(你给自己定的分数);
2.反复练习形成自己的套路(重复做真题,形成条件反射);
3.不断反馈和修正套路(通过错题找自己的弱项并且修正复习的侧重点);
4.跳出舒适区和停滞区(加大题量,做的足够多才能建立条件反射);
5.最好能有一个教练指导(那些顶级高手的经验可以让你节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时间)。
仔细分析,我们国家的那些顶级运动员的培训就是刻意练习的结果(自己脑补或者上网百度看看国家运动员如何练习)。
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绝对能事半功倍,飞速提升你的学习成绩。
我也是最近看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回想了一下当初我笔试复习的情景,自己当时确实是幸运到无师自通全程用了这套方法在培训自己,一个月的时间把行测从50的菜鸟提到75+的顶级,从不会写申论作文到申论70+。
风物长宜放眼量
要有长远的眼光,这次考试顺利上岸固然最好,但是,必须要有好的心态,培养自己弹性的心理预期区间:你能接受最好的结果,也能欣然接受最差的,这才是成熟的标志。
而且,相信,是金子终究会发光的,十年磨一剑,总有利剑出鞘,亮瞎对手的时候,在这之前一定要沉住气,好好的磨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