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减负:社交断舍离,告别焦虑与空虚
去年看过一本书,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书中讲到对家庭整理的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其中舍弃这个观点对我影响蛮大,因为平时总是喜欢买些无用的小东西,虽然东西不贵,但买得太多,堆在家里,没有使用价值,堆积如山的废物占据家里一席之地。
如何舍弃呢?拿着这个当初好像是蛮有的才买的,看着那个好像是朋友送的,舍弃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难,只要它还是新的,似乎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如同现在朋友圈里从来不联系的朋友一般。这个好像是做电商的,那个好像是单位上班的,心中总是抱有一种下一秒他就会帮上我的忙的错觉,然而,却跟我们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可是我们必须要做出改变,对其进行取舍。那如何对人际关系进行断舍离呢?在李维文的《社交减负》一书里,有着详细的方法,能够快速清理无效的人间关系。
一、对社交的一种误解,合群,朋友越多路好走
从小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会告诉我们: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似乎变成一句框定我们的咒语,必定很多事情的确是有了朋友好办事的。
与朋友的交际中,合群也是一项重要指标。有时候,我们本来不想逛街,不想聚会,却为了显得合群而妥协,委屈自己。
好像这些都是常规的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
然而,你一味的交朋友,一味的合群,会迷失自我。
其实这也是对社交的一种误解。朋友多了真的路好走?我们在聚餐时,朋友会介绍朋友认识,说是某某行业的精英,我们会马不停蹄地拿出手机赶紧扫一扫,然后,通常这样的朋友,会在我们的朋友圈里销声匿迹。
如果没有什么特殊事情,跨行业跨朋友的友情,往往结不了果实。因为大家都很忙,谁也没有义务回答你的问题,或者答应你的请求。成年人的世界,最现实的是利益。
再说合群。你以为你跟朋友在一起吃喝玩乐就是合群吗?并不然。同频的人在一起才有欢乐,如果你不愿意,却要强迫自己融入不属于自己的圈子,你不快乐,同样你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真正的合群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做着喜欢的事情,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只有那些真正拥有实力的人才能获得众人的尊重。别太关心他人怎么看你,先找到你自己。
朋友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说:每个人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精确交往深入跟踪的人数为20左右。
我们需要控制精确交往的人数的质量,这才是我们的重点。
二、认知朋友圈层
我们是群居动物,需要与人建立连接,连接的基础点在于我们的需求,不同需求对应不同的朋友圈层。
书中讲到人际关系的三个圈层。
一是以利益的价值为导向的圈层,比如同事、上司和客户。
大家走到一起,是为了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者目标。在解决工作中问题时,大家的话题是围着利益的主题设定的。然而在合作完成之后,能够建立起另外一层的友谊,是非常困难的。
可以理解为人走茶凉。不在其位,不谋其职,并没有之前的价值。
某编辑部的编辑前一秒跟客户在核对信息,客户说我就是冲你这个人跟你们公司合作的,下一秒她告知客户她已经在办理离职,问他是否继续合作时,客户毫不犹豫地说签合同。
似乎这是每一个成年人都懂的不合时宜的笑话。
二是以亲情为导向的圈层,比如父母,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
最近网上流行一句话:如果你不读书,你的价值观就是你的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决定的。
开始的时候,我只是觉得好笑。在一次和表妹的谈话中,我才突然醒悟这句话的深意。
表妹90后,婚前在厂里上班,婚后一直在老家带孩子。他老公不出去打工,家里没啥钱,但她能吃苦啊,她以男人为天,从来不说她老公不好。省吃节用,不爱打扮,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个90后的女孩。
我跟她说现在电商自媒体比较火,她说我都不懂,等以后孩子大些,我就出去进厂。
我说,为什么要进厂呢?
她说,因为身边的人都这样啊。
对啊,这是活生生的被身边的人影响的人生。
所以,一定要有自主意识,要有以自我为导向的价值观。任他人说破嘴皮,我也要做自己。
三是以兴趣和交情为导向的圈层,比如知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所以这个圈层是以情感为需求的。一般人在选择对象时,会说志趣相投,喜欢做同一件事而走在一起。
这个圈层相对于来说,会比较轻松愉快,这是一个完全放松自我,做自己的圈层。
不需要计较利益,只以高兴为导向。千金难买我开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朋友也需要一个界限,不要传递太多的负能量,懂得照顾朋友的情绪,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才会主动出现。
三、你的朋友圈是什么样子?
我去年辗转回到老家重新开启一段生活,全新的世界,陌生的环境,需要接触新的人。
到小县城生活,第一感觉是关系特别重要,跟一个先我两年在老家生活的朋友聊天,我说得多交些朋友呀。朋友说,是啊,但是没那么容易。
我朋友圈里可躺着一千多人呢。这些朋友可能是朋友的朋友,可能是路边刷礼物加的,也可能是加错的,看看上千的朋友,真的联系过的少之又少。喜欢看着通讯录里四位数字的朋友,喜欢点赞之交,证明别人对我们的关注,我们似乎活在了朋友圈里。
我想起平时朋友圈经常看到的集赞换礼物的链接,然后几下集满了赞,高高兴兴地去换礼品,而真正的成功人士哪里有时间去点这种无聊的赞?他们会努力赚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点赞换廉价的物品。同时这也是消耗我们时间的朋友圈。
慢慢发现以前在外面结交的人平时也不联系,慢慢的生疏变成了陌生人。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朋友也并没有太多的交往。
这时才渐渐明白朋友说的交朋友没那么容易的感触。一个人没有能力,所谓的朋友也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你要变得有用,你的朋友才能帮你实现价值。无用的朋友只是浪费了你的时间。
以前看到别人成功,总是以为别人有遇贵人。现在才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自己没能力,就算遇到贵人了,也没什么作为。
你需要做的是:有计划的失联,主动创造独处时间,寻找自我,从中获得快乐。在生活中,我们不必要浪费很多时间去聊家常。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提升自我。如果改不了拖延,那就关掉手机强迫自己看书学习。
对生活需要断舍离。同样对人脉也需要断舍离,懂得取舍。
能力是一,人脉是后面的零。你如果没有价值,零再多也无用。
本书的宗旨和目的是告诉读者,先提升能力,再打造人脉,要懂得享受孤独,只有让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才能拥有高质量的人脉,实现能力与人脉的双赢。
善知而后行,行难不易,惟愿一直在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