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我在北京参加V影响力峰会的职场专场,会上又接收到很多信息,多次听到一个词:MCN。
大会前一周,我也多次听哈默提起这个词,他说2018年会以MCN的形式进行合作。
哈默北航毕业,某大企业的工程师,虽然公众号做得不如我好,但利用业余时间,把其他平台做起来了。现在只凭多平台写作,业余时间就可月入几万块。
当我听到这些,我非常焦虑,MCN是什么鬼我都不知道,我抓住了微信公众号红利的尾巴,但不想固守自封,错过其他平台的红利。
和哈默交流一个月后,我在今日头条、百度问答等都拿到了签约, 但和做得好的比差远了。不过已经开始了,我就没那么焦虑了。
接下来,我又做了一个功课,了解MCN到底是什么?
MCN,即多频道网络播放平台(Multi-Channel Network),是从YouTube上衍生出来的一种行业模式。
用大白话来说,MCN就是网红经济公司,给单一的视频创作者(网红)提供从策划、定位、包装推广、内容分发、招商引资等一条龙服务的工作室。
他们通过各种经纪合同,捆绑网红五到十年,甚至终身的IP版权利益分配。
我简单说一下在这个语境下的MCN。平台方具有平台资源和传播能力。而大V作为内容生产方,可以产出优质内容,比如我这样的写作者就算。
而谈合作,一般不直接对接个人,而是MCN机构,它是平台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中介,具有服务能力。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个人力量很小,而多人在一起的力量更大。
哈默制定了一个门槛,联合了很多圈内做得不错的人,以MCN的形式去和这些平台谈合作。
在这次微博的大会上,我还知道了很多做得特别好的职场微博号,有做短视频的,比如职场小钢炮、办公室小野等。
一提短视频我就头大,这也是未来需要布局的方向,难度要比写作大多了。
一到年底,我发现各种行业的大会就多了起来。大多数时候,这些大会都是我们好友聚会的时刻,大家一起聊聊各自的发展,互相学习一下,同时也是认识一些人的途径。
不过,我每次都认真听这些会,听听别人的分享,哪些值得我学习,还有哪些趋势和我相关,而我还没有开始做的。
回去自己一分析,我发现好多事情自己做得都不到位,或者有很多事情要做。
这一切,导致我阶段性地活在内疚里,觉得自己不够努力。
和好友剽悍一只猫聊天时,我无奈地说,“我一出来就容易焦虑,发现别人都好厉害,自己怎么那么差劲呢?”
他推荐我一本书《少做一点不会死》。这本书的内容我看完了,但都不如书名有冲击力,内容是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没有特别的新意,大都听过了。
但就这一个书名,我觉得这本书就买值了。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真的要学会抓大放小,少做一点也没有什么。
多平台布局要做,但不能盲目,先了解方法,找到合作者,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搞得自己很焦虑。
这两天,我和刘先生聊2018年的规划,提出来做一件事情,从内心来讲,我不是很想做,但又觉得做了会有很大收益。
刘先生反驳:“你没有看到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吗?”
一句话醍醐灌顶,我决定放弃了。
他分析了一下,在前期,我抓机会抓得很好,实现了原始积累;而接下来的阶段,更多的不是一定要做多少事情,而是要做长远的规划、布局,不能让自己陷入短期目标里。
我朋友多,大家都在各自领域做得很好。
聚会时,他们有好的机会就推荐给我,说得我怦然心动,就想去尝试。
这在发展前期是好事,当什么都没有时,尝试一下就有机会了;而我早已过了这个初期阶段,就要考虑长期了。
那么,如何选择呢?
选择回报最大的任务。
这本书的作者举了两个报社记者的案例。
有两位记者在同一家报社工作。
一位记者每个星期写很多篇文章,另一位每个星期只写一篇文章。
每个星期写三十篇文章的记者要浏览大量信息,从中寻找可能和有序根本沾不上边的东西,再把它们改成短、平、快的小文章。
他的文章得到的关注寥寥无几,但编辑很欣赏他,因为他做了很多工作。他得到了奖励和表扬。
第二位记者觉得,如果自己一个星期只写一篇文章,那最好让它物有所值。
于是,他第一天花了大半天时间调研、畅想、思考,直到找出一个他觉得有轰动效应,能让自己获得大奖的故事。
他花了两天时间深入调研,又花了好几天时间撰写文章、核对事实。
这篇文章不但成了本周最佳报道,还深受读者喜爱,让他赢得了众多奖项。这位记者因此升职加薪,得到了广泛认可。
这个案例,我还是很受启发的。很多时候,我们拼命做事,完成了一大堆工作,但这些工作未必能取得很大回报。
我的书稿拖了很久,终于在2017年的尾巴交稿了,明年可以上市了。
在这之前,我总是以忙为借口,去参加了很多活动,见了很多人,其实错过几个也没有关系。
书稿最重要,出书后,我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写作者,最起码是有作品的人。想明白这一点,我就闭关写书了。
还有,我发现了很多机会,但未必每一个都要我自己去做。我只需要前期花时间研究,把资源撕来和其他人合作就可以了。
一直以来,这方面我做得都可以,比如我负责内容,助理七荷负责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其他孵化的小号,也有合作伙伴负责。
可当看到别人一件事情做得很好时,我就容易慌,觉得自己也应该要做到。
其实,真没必要这样。在其他方面花费的时间多了,在写作上的时间就少了,我应该在内容上更进一步。
最近,我开始去采访人了,一周至少1-2个在某个行业做得比较好的伙伴,深聊一下午,我发现收获太大了。
比如《“丈母娘要求女婿:不是河南人,农村人,没有兄弟姐妹。”我全部中枪了怎么办?》、《我在上海卖5000万以上的豪宅》等文章,都是我进行了深入采访,写完之后给团队的人看,让他们提出建议。
我想写真正能提供方法的文章,不再追热点,写热点,流量会很高,但写久了就变味了,偶尔有明星热点,写一写大家娱乐一下。
长久来看,我们都要选择“回报最大”的任务。
这些任务有什么特点呢?
“回报最大“的任务有很多不同表现形式。它可以:
让你获得持续的认可。
从长远来看,让你赚到很多钱;
对你所在公司的营业收入、品牌塑造、拓展业务范围等方面有好处;
改变你的职业轨道或者升职加薪;
让你的个人生活发生重大转变;
…….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形式,总之,时间越久,你变得越好。比如,你放弃一些低效的、赚一点钱的兼职,考一个含金量高的证书。
对于目标的聚焦,这是我们经常需要审视的问题。
身为社会人,我们没办法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大都是好的,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而前进;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周围的影响,乱了自己的脚步。
我们能够受环境影响,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证明找到一个正能量的圈子,就可以进步。
但在被他人影响时,也不要忘记自己做的事情,做好回报最大的事情,其他少做一点不会死。
2018年马上到来了,在做规划时,不妨少设定一点目标,聚焦于回报最大的任务,这样反而能够完成,并且取得成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