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样的人也算可以了,但还是不及贫穷却乐于道,富裕而又好礼的人。”子贡说:“《诗》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可以和你一起谈论《诗》了,因为你能从我讲过的过去历史中知道将来,有举一反三的悟性啊!”
子贡向孔子请教做人之道,探索了两种境界,一种是贫困中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纵。但是在孔子眼里,这只是一种被动的贞操自守和自我约束。孔子赞赏的诗更高境界,那种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对于后裔中境界,子贡深有感触的说,那可不是平平常常就能获得的,而是须对人生多次反复的切磋琢磨,才能成就的大器度。
我们来看一下两种境界不同在哪里。“贫而无谄”和“安贫乐道”,无谄的状态就是自己忍着,比如我知道你有钱,我偏不理你,你能怎么着?我就有我的风骨呀,我吃不起,但我也不要看别人家吃。这种状态有点压抑,较劲的状态,其中有痛苦,有愤怒。但在孔子心中,贫穷也不必这样逼迫自己去塑造风骨,要安于穷困,要舒展自己,即使穷,我也每天开开心心,别人吃西餐,我吃酸汤面,一样的幸福,这就是安贫乐道。
”富而无骄“和“富而好礼”,无骄可能表现出那种,我很有钱,我假装自己很平易近人,而好礼是不需要假装的。我有钱,但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需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我要去学道,学礼。
从这一章,孔子希望我们可以学着接纳自己。不要带着面具, 不管你富有还是贫穷,第一要务是让自己舒服,改变自己看待贫穷和富有的看法,在生活中慢慢磨砺自己。
今天突然想看看《大学》,因为连着几天都说,儒家要从《大学》入手,所以在看之前,先抄写一遍,几千字,发上来,凑点儿字数。很久不写字了,写一会儿,手就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