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小时候应该都很爱哭,特别是幼儿时期。
这一点的深刻体会来自于,某一阶段里小侄女的借住,每一天都可以上演几顿大哭,没有例外。
这是一种很直接很纯粹的表达方式。肚子饿了会哭,摔疼了会哭,妈妈不理自己了会哭,不被允许做自己想做的事时会哭。小孩子的哭泣,就是基本需求的表达。
大一点后,进入了校园。会因为和同学争执哭泣,被男生拉小辫子会哭,被老师教训也会哭,会因为成绩没考好而哭,耍脾气的时候被爸妈揍地哭,与喜欢的男生分手会哭,看悲伤的电影会哭。
渐渐地,这些哭泣开始与他人相关,与外物联结。人们的情感、经历、认知越叠加丰富,人们的心情越是受到外力的影响,需要通过哭泣一场,发泄自己的郁结,表明自己的立场情感。
那些岁月,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哭泣、哭闹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在家里嚎啕大哭,希望母亲可以多给自己一些零花钱。比如被同学玩笑地戏弄,便用哭表达自己的不满,最后以同学的道歉结束这场事故。
那时候,哭是有作用的。
有用之处在于——那样的年纪里,哭泣是被允许的,是可以得到关注的。以及同龄人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自然也接受他人用相同的武器。
后来的后来,人们便不怎么哭泣了。情绪外露是成年人的禁忌。好玩地说,现在的成年世界,就是每天演好情绪稳定的人。为了不让他人看穿自己的脆弱,为了给予安全感,便戴上波澜不惊的面具,以示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
小时候很少见父母为生活哭泣。长大了也没看见过,但突然有一刻意识到,不是他们不哭,而是他们从不在孩子面前哭而已。因为父母的形象从来都是可靠的、安全的,哭泣被看成是脆弱的、无能的。父母不愿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展现这样一面。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拥有这样的情绪。
每个人,无论年少年长,在遇到并非期待的事物时,都会在心里涌起大小不一的心潮,而后根据自己的情绪转化能力处理之。
也经常会有这样的一幕出现在影视剧里——深夜,主人公对着墙壁放声哭泣;停靠在寂静街道的车辆里,女人把头伏在方向盘上默默流泪;震耳欲聋的酒吧,有人舞步热辣,有人在流泪买醉。为着迷茫,为着分离,为着未知,为着生活的重量,为着成人世界的荒凉,为一切生命里无法承受之轻。只想一哭了之。
哭泣、愤怒、高兴,本是发泄情绪的通道。只是,当这些情绪在成人的世界里不再有益时,它们便被忘记、遗弃、贬低、克制。
什么时候哭泣会让大家觉得这个人很软弱?
就是一个成年人,还在试图用哭泣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希望通过一场哭诉,得到他人的谅解助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席慕容曾在文章里写: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
重要的从来都是,哭泣之后的事。
如果这一场发泄,是以逃避为目的。那么,哭泣是会让人变成软弱。没有得到行走的力量,对抗的勇气,哭泣一场即使散发了一些痛意,造成痛苦的依然存在。
《女人有话说》最后一期里,前时尚芭莎主编苏眉曾说过大概这样的一句话,她说如果自己生气了,不会让它超过五分钟。
这是她的解决之道。允许情绪发生,但不允许它消耗自己太多能量。
一味地沉浸在痛苦里,总会陷入自怜。越深入痛苦,越觉得自己可怜。时间过去,痛苦依旧。
有句话大概这么说,没有解决的问题,他日必定卷土重来。
当下不采取对抗,就注定了,以后的痛苦郁闷之事来临时,人们做出的对应方式如出一辙。明白这一点却不付诸改变的人,会日益厌恶自己的无能。他人因为对方单一且负能量的行为,不再表示同情,慢慢疏离。
不去解决困境,就会被困境缠累。
曾看到一个新闻报道,一个中年男子坐在路边大哭,问其原因,称不想被家人看到为自己担心。哭过之后,中年男子便起身回家。明明认真地生活,他的背影看起来又特别心酸。
也许,生活里的真英雄是那些洒下热泪,仍咬牙继续往前走的人。是失败后抹去眼泪,继续站起来的人。是不逃避的人。
最后关于哭泣更深一些的想法是:成年人世界里的不露一丝痕迹,可能蕴含着这样的深意——它的真正要求,并不是刻意压制,默默在心里堆积情绪,并不是这种表面的云淡风轻。而是,深刻意识到这样的情绪并不是解决之道,便连难过的片刻也不给予——即不留下热泪,直接动手解决。
这是很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