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角色(Persona)是用研工作中不可能跳过的一部分知识,它是汇集了一系列用户属性、场景、痛点和需求的概念模型。人物角色展示你的用户是那一类人、他们的欲望是什么、要如何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人物角色能够使你的内部沟通变得更为高效、产品设计/策划更有目标感。在用户研究中,他们可以作为招募用户参与访谈、可用性测试的筛选条件,或者是放进体验地图里让地图更加易于理解。
尽管作为基础中的基础,人物角色仍有着其不足之处:
a) 创建真正有用的人物角色是困难且费时的;
b) 人物角色是不同用户群的代表,因此更多关注于群体之间的差异,且一般的用户很难完全符合某一个角色的全部描述;
c) 过于复杂或过多的人物角色是很难记忆的
我相信大多数的用研/产品团队会有方法来弥补上述的不足,或者一些其它的方法来规避以上的缺点。我所知道的确实不多,在这里只分享两种方法:Job Stories 和 Behaverial Group。
1. Job Stories
Job Stories是Intercom的团队在长期使用Jobs-to-be-done的过程中总结和衍生出来的一种产品研究方法。Job Stories的基本呈现方式如下:
【在_____ 时候】【我想要_____】【这样我就能够_____】
与人物角色对于用户属性的关注不同,Job Stories的关注点在于:场景,动机和结果。‘在___时候’聚焦于场景,‘我想要___’聚焦于动机,而‘这样我就能够___’则聚焦于结果。如果我们能够知道用户在什么情景中碰到问题,理解用户解决问题的动机以及问题解决后可能的结果是怎样的,我们才有把握设计出有价值的产品。
与人物角色相比,Job Stories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对用户行为动机的关注:不同属性的用户可能有着相同的行为动机,而且针对这些动机的研究将更为容易和敏捷。
2. Behaverial Group
Hedda Selder通过案例介绍了Behaverial Group的使用。与Job Stories不同的是:相对于用户的行为动机,Behaverial Group注重的是行为本身。即便是面对同一问题,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中也会有着不同的应对方式。Behaverial Group的目的在于发现这些行为的差异,并以此为根据来判断产品/服务应该如何进行调整。
Selder在案例中简单介绍了Behaverial Group的建立方式:你需要首先考虑好可能会使用产品的主要人群,然后通过观察、深度访谈等方式去收集他们主要的需求、痛点等信息,通过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性来判断是否如何进行群组。
其他:Jeff Sauro最近发布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了细分用户群体的时候不应该过度关注用户甚至产品的属性,而是应该优先考虑不同用户的需求、相应任务的优先级、以及相关的场景。
PS. 我并没实际操作过人物角色的制作,文中提到的不足是翻译于Intercom的文章。个人感觉制作人物角色的过程也是理解用户和产品业务的一个过程,所以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尝试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