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之改变的工具箱
1、课题分离
这是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原则,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尤其适用。简单地说,就是要区分问题时谁的“课题”,区分原则是:这个问题让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成年后的子女怎么选择工作、伴侣,或者生活观念和父母不一样......遇到这样的问题,不是和父母较劲,而是要清晰自己的想法,自己 过好自己的生活。至于父母怎么想——
那不是你的课题。
2、目的论
目的论,是指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的叙事思路。与之相对应的是“原因论”,遇到问题先从过去找原因:是因为曾经的某段经历,现在的我遇到了麻烦。这种视角是“受害者”视角。有时,“受害者”身份能提供更多的保护和慰藉感,有时候“目的论”的价值在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目的论或原因论,不一定哪种是正确的,李老师关心的是“哪种叙事对人有帮助”。
3、积极赋义
运用目的论的视角理解一个人,至关重要的原则是将他的行为目的看作合乎情理的、值得尊重的。由此构建起的叙事逻辑,有助于接受干预的人感到被理解、被支持。这在心理治疗中被称为“积极赋义”。在使用积极赋义时,要让这些正面的意义建构被对方认同,首先干预者本人要深信不疑。
4、观察任务
这是系统式心理治疗的干预技术。请当事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什么都不改变,照常生活,同时观察和记录问题是怎么发生的。这个任务的悖论之处在于:“什么都不改变”是做不到的。哪怕一切照旧,当事人有意识地启动了观察,事情的性质就会有一些变化。觉察,就是改变的开始。但对这项技术不宜抱有过高的期待。
5、仪式
仪式是生活中一套约定成俗的、流传化的宣言和动作,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就如小孩子的拉钩盖章,会让他们相信:整件事情是神圣的,有意义的。仪式常常被用作某种转变的契机。一些重要的信息,不只需要“听到”,还要产生记忆和影响,使用仪式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