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每年有两个大规模的长跑赛事,一个是春季的国际半程马拉松,另一个是秋季的国际马拉松。
4月2日,星期天,晴间多云。我参加了柏林第37届国际半程马拉松。下面分享一下我的体验。
跑半马的准备:
我不是为了参加比赛才开始跑步,而是跑步成了我的习惯以后顺便参加比赛,从而获得与大家一起跑步的乐趣。我平时每周跑步一到三次,每次一个小时。
去年我第一次参加半程马拉松,在跑半马之前我自己从来没有一次性跑超过13公里。今年也一样,我在比赛之前也没有特意去练习。可以说,在我心目中,半马不是个比赛,而是大家一起跑步,去努力实现个人的目标。去年我的心态是,能跑完全程就好。今年我的心态是,比去年快一点就好。每次我的个人目标都达到了。
在半马开始的头三天柏林有个运动用品展览,参赛选手在那里领取参加半马的号码,记时器。另外还可以领到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袋子里有赛事手册,赛后爬梯的门票,一小瓶沐浴液以及止汗露。
主办方详细地规定了参赛选手禁止带入赛场的物品,我挑出几点,看看一丝不苟的德国人都规定了哪些禁带物品:
1.任何形式的武器,包括可以当武器使用的能戳,敲,刺和扔的东西。
2.瓶子,杯子,壶,罐子等任何易碎物品。
3.大件物品如梯子,凳子,(折叠)椅,箱子。
4.大量的纸和卷筒纸。
5.自行车。
6.狗。
半马当天
比赛10:05分开始,我9点从家里出发。因为出发的晚,我就在家里穿好了比赛服,不用到了那里还得换衣服。早上气温十四五度,我穿着短衣短裤,心里想着半马,也不觉得冷。一路上好多人仍穿着厚厚的毛衣和外套,看到我穿得这样单薄,有的人已经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越靠近比赛起点,上车的参赛选手越多,男男女女,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有的一人独行,有的有朋友相伴,有的带着给自己加油的家人。
我到达场地时,离比赛开始还有20分钟。按照去年的经验,我先得再上一次厕所,免得像去年一样起跑之后找厕所。移动公厕有几十个,每个前面都排了长龙,不分男女。
开跑之后,太阳当空照,越跑越热,幸好我穿得清凉,还戴了墨镜。
我发现,跑道上的人们分成一群又一群,这一群和后面一群之间有一小块空档。于是我就每次都在空档当中加速,追上前面那群,跟着他们跑一会儿缓缓。一会儿又加速追前面的那群。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如此反复。
对我来说,十六公里开始是最难的一段。我的膝盖开始疼,小腿也疼,并且很沉重。我开始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报名这么吃力的活动。然后心里盘算着,还有五公里多就好了,加油。
从十六公里开始我就不能再加速了,也咬牙坚持不减速,于是我就按照属于我的节奏向前进。我以为过了二十公里之后,我会像去年一样,犹如神助获得力量,快速冲向终点。但可惜,这种情况没有出现。
冲过终点线后,主办方给我们发了奖牌,还提供水,香蕉,无酒精的啤酒,另外还有暖身防寒的塑料布,大得披在身上就差不多可以把我完全盖住了。
出口有按摩区,可以付费按摩。
我和朋友到路边的草地上休息,放松肌肉,后来还去露天市场逛了一圈。
跑半马的心得体会:
1.不是因为要跑半马才跑步,而是定期跑步,顺便跑半马。即使有一天我不跑半马了,也不放弃跑步。
2.第一名只有一个,无数不能拿第一的人难道就没有跑的意义吗?不,正因为第一只有一个,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人目标,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就值得庆祝。
3.马拉松不是一场竞争,而是一场相遇。平时都是一个人跑步,到了春暖花开时去跑半马,看见自己的无数的同类,心想:哦,原来你们也在这里。感受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无数人和自己持续地做着相同的事,便感觉到支撑的力量。
4.长跑的精神可以迁移到其它方面。比如,写作。写一天两天容易,但坚持几个月,几年就不容易。就像半马的跑道上,在起点处是三万多人,跑了五公里之后,少了些,十公里之后,又少了些,跑到终点的都是能坚持下来的。
5.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十五公里之前,我能时快时慢。十五公里到二十公里之间对我而言是最艰难的一段。我发现,在这段里支撑我的是我特有的节奏。我想更快也快不起来,于是只要我保持自己平时跑步的节奏,不慢下来,我就能到达终点。我想做其它事也一样,找到自己的节奏,相信自己的节奏会把你带往目标,安心地做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