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到了每周一篇文章的时候了。但今天实在有些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然后就开始各种乱逛,看看快递是不是到了,看看股票是不是涨了,看看自己这周的日记,想法也不是太清晰。写流水账吧,读不起自己,更对不起你。某一时间都想算了,何必那么苦逼自己呢,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然后突然又想,自己怎么能有这样放弃的想法呢,接着会有一小段时间陷入一种深深的自责中。
感觉这会自己就是一个嘈杂的会议室,像头脑风暴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在相互交流,或者说是在撕逼。 也许不该用像,这本身就是头脑风暴,只是一个人的头脑风暴而已。
相信你也会有这样的时候:
闹钟响了,多睡一会呢,还是快快起床,开始自己美好的一天呢。
周末了,是出去逛逛街呢,还是留在家里把那个没有追完的剧看看呢,糟了,还有几个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呢。
该吃饭了,是去饭店吃呢,还是点个外卖呢,是吃米线呢,还是吃个煲仔饭呢。
也许你会觉得,自己这也是太纠结了,不就是闹钟吗,想睡会就睡会;周末了,想玩就好好的玩一下;该吃饭了,就点一个最爱吃的就行了,那有那么多纠结。
有些人能做到,有些人做不到,更确切的说,那些人做到的人,都是已经风暴过后的结果,这个风暴,他自己已经感觉就不到了,这就是所谓潜意识的功劳。相信你一定有说着话就回到家的经历,至于自己是怎么回来的,自己都不知道。
其实那些做很复杂的事情,看起很轻松的人,也是这样的。专业点说这叫内化,通俗一点说这叫习惯。
既然是习惯,那么形成必然就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很多人就是不放过自己,你看人家,手起手落,就是一篇文章;你看人家,谈笑之间,一个网站就做好了;你看人,分分钟钟,就达到了人生巅峰(比如最近火爆的数字币,更重要的是区块链技术,不是让你入手,只是告诉你不要轻易否定和你认知闭环不符的东西)。
回头看看自己:憋了老半天,终于些出了一句话:写文章是需要灵感的,而这时灵感正在休假;想了老半天,终于想到了这个网站的构思还不够成熟;了解数字币已经很久了,但就是看不懂,感觉风险很大。
然后,心生一念,明明都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为什么就有怎么大的差别呢。确实是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但是认知世界是不是一个就很难说了。所以,不要一不顺心了就感觉自己笨,或者埋怨老天的不公,认为自己是坏的,认为这个世界是坏的。
其实在你生活的世界里,你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不要在自责了。 有时间,不如看看自己现在生活的世界,是不是已经不是自己期望的世界了。
什么,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个吗?
是的,咱们前面说过物理世界只有一个(也许将来会发现更多的物理世界),但可以肯定的是,认知世界不止一个。比如,一个相信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的人,他最会从事是什么样的工作,也许会更偏向人工智能;一个不相信这一天会到来的人,又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多数情况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也许也是人工智能方面,但也绝不是前一种原因,也许是火爆,钱多。
如果你说人工智能是什么东东,看不懂,那我们换一个例子,如果这时你认为勤奋努力工作,可以获得美好的人生,那你并不会关心这个世界现在发展的咋样,你会把你更多的精力放在努力工作上;如果你认为选择大于努力,那么你更多的精力会放在外部,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向。相信和你在一起工作的人中,这两种人都会有的,这就是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里,却活在不同的认知世界里。
所以,你感觉自己笨,或者埋怨老天的不公,认为自己是坏的,认为这个世界是坏的。这些其实都不是你的错,错就错在选择了不同的认知世界。
当你再抱怨自己,抱怨世界的时候,你应该警惕,你生活的认知世界,需要变化了,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把时间花在刀刃上。至于从抱怨转化成认知调整,需要多长时间,每个人在不同的世界里,需要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有点值得欣慰,只要你开始,慢慢来,到后面,你会发现这个时间会越来越短,甚至变化是成指数级的(神奇的指数曲线)。
如果到这里就结尾还是有些不厚道,没有立即可执行的策略。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要调整的认知,即想要进入一个新的世界,你可以四步走:
1. 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做,并赋予意义。如果不想就算了。
2. 寻找最少必要知识,反复问自己:这事儿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3. 马上开始实践,通过记录量化,不断总结,不断整理,不断让那些新技能、新概念,在自己的脑子里有清晰的关联;
4. 进入这个领域的社交
小诗一首:
那些你以为的坏,
并不是坏,
而是引路人,
指引你进入新的世界。
接受他们,
你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接受他们,
才能真正的成为你自己。
小结
当你再抱怨自己,抱怨世界的时候,就是你进入新世界的最好时间。
进入新世界,你可以四步走。
接受那些你以为的坏,才能真正成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