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你是否经常在「假忙碌」》《你是否经常在「假忙碌」》
来源:“L先生说”公众号 2024-06-20
前因后果——
前:文中讲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对读者的价值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这篇文章的?
如标题所示,文章谈的是“假忙碌”这个话题,它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我自己有时也会假忙碌,周围的朋友亦是如此。
作者是从现象入手——每天忙忙碌碌,半年一年下来,设定的目标基本没向前推进,相当于忙了个寂寞。
因:产生“假忙碌”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给出了什么解决方法,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个方法能起作用?有没有提到其有效的背后机理?
遇到问题时,我们会有两种策略:一是回避,而是行动。但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回避,为什么呢?作者谈到三个基本的心理机制:规避痛苦,过度准备,担心失败,由此导致我们抓小放大,忙于不重要的事情,回避该解决的问题。由此还导致一个负面循环:我们的大脑建立了一个短回报链,而复杂的事情需要的是长回报链。我们一旦习惯了短回报链,就很难再去适应长回报链了,导致我们对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拖延的同时,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琐碎次要的事情填满,没有时间思考复盘。
要改变这种状态,作者的第一个建议是打破短回报链对长回报链的侵占,让自己能够适应后者。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培养「长期做一件事情」的习惯,分解要解决的问题。前者是训练大脑对于反馈和回报的敏感度,后者是让自己看到进展,降低大脑的阻力和对抗性。
作者的第二个建议是当面临新问题和挑战时,将自己的心态调整为进取心态。当发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试着不要去过度关注「它有多难」,而是去关注「它能给我带来什么」,这个转变,是把视角从事情本身转移到事情与你的关系上。
作者的第三个建议是:通过积极的正向关系,为自己提供动力。作者用心理学家Richard Ryan的观点和2020年的一项研究来支撑他的观点:找到一个「支持部落」,它会不断给与你信心和力量。
后:“假忙碌”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你会收获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好了,就能告别假忙碌状态,将事情、目标向前推进,还能培养良好的做事习惯和良好的心态,并强化正向关系。
果:面对“假忙碌”这个问题,如果不做改变,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忙忙碌碌,一事无成。
适用边界——
适:文中提到的工具方法,有没有不同的声音,其他方法?有没有不这么做也成功的实例?
对重要事情的拖延并非全无好处,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完成另外一些次重要的事情,这就叫结构性拖延。
按照罗伯特·迪尔茨的理解六层次,精神(使命)、身份、信念/价值观、能力、行为、环境,作者是在信念/价值观、能力、行为、环境这三个层次解决问题,改变心态对应的是信念/价值观,打破短回报链对长回报链的侵占对应的是能力培养,找到「支持部落」对应是是环境。当然,做这几件事需要采取相应的行为。
而我们可以从更高层次——精神、身份来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你经常“假忙碌”,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如果我真忙碌,如果我不断将手头的项目、目标向前推进,我可以给周围的人、给这个世界带来哪些改变?(精神/使命层面的问题)
我是以什么身份在做这件事?如果这件事完成,它会强化我的什么身份?(身份层面的问题)
用:要将假忙碌变成真忙碌,按照作者的观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方法去培养「长期做一件事情」的习惯,需要能力去分解要解决的问题,需要觉察自己面对困难、压力时的心态,进而调整心态,还需要寻找乃至建立正向的关系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附:
“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提出的一个提问模型,它可以用于阅读,具体说来,阅读时可以去问一些问题:
前因后果——
前:文中讲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对读者的价值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这篇文章的?
因:产生相关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给出了什么解决方法,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个方法能起作用?有没有提到其有效的背后机理?
后:如果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你会收获什么?
果: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不做改变,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适用边界——
适:文中提到的工具方法,有没有不同的声音,其他方法?有没有不这么做也成功的实例?
用:要做到这个,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边:有没有类似的工具和方法?
界:无论是不同的,还是类似的,和文中的工具或方法相比,应用界线在哪里?他们的差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