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淳一《钝感力》
我为什么买了这本书呢?
记得高中的时候,语文考试 经常有一些阅读理解之类的题目,给你几段话,再出几个选择题。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偶然的一张语文试卷里知道“钝感力”这个词语的,当时并不知道是谁的作品。这样说起来,年代有点久远。今年买书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想起来了,感觉这本书很适合睡前小读,于是便买了回来。
不出所料,果然适合当睡前读物。每个章节内容都不长,语言简单,趋向于生活化,表达也通俗易懂。只要认得字读起来都不成问题。甚至会让人有一种“哎呀,这些道理我自己都知道”的感受。
然而我们知道却不能成文,这大概就是作家和常人的区别。
渡边淳一: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医学博士,曾授课行医,后弃医从文。已发表130多部作品,题材涉及随笔散文、传记、小说。内容涵盖医学、生活、历史、情感等。
本书一共17个章节。宏观上来看作者分别从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来说明钝感的益处以及重要性。具体细化来看,身体就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好坏,敏感和钝感的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情况。而心理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涉及人的情绪,思想,态度,日常行为等等。这些东西表现出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例如同事、陌生人、朋友、恋人、亲人、子女等。
当然作者并不是按照我说的那些来写的,我只是作为一个已经看完本书的人,从整体上做一个总结概述。
还有一点说明:钝感力这个词语的创始人就是本书的作者。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知道这样一种情况和现象,但是我们没有去系统地总结出来一个词语。
那么,首先要说的就是,到底何为钝感?
钝感,与之相对的是敏感。敏感指一个人的的敏锐的洞察和反应能力,那么这样看来,敏感这个描述无疑是一种褒义。一个人反应迅速思维敏锐身手矫捷,反之,一个人迟钝木讷,好像并不是什么好事。
然而,渡边淳一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明,钝感的人可能更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因为钝感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举个例子。当然这个例子也是从书中而来,我稍作改动。
三个人住在同一个房间,周围环境完全相同,三张床铺也完全一样。夜间冷空气来袭,气温骤降,第二天早上,有两个人A和B感冒了,而另外一个人C安然无恙。两个感冒的人A吃了药两天就好了,另外一个B打了一个礼拜的点滴才康复。
显而易见,三个人对于相同的环境身体本身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我们就可以认为,C的身体对外界环境最具钝感,其次为A最后为B。在自身感受上,A自然会是最幸福的那个人,不用遭受病痛。而B对外界环境变化太过敏锐,反而受到病痛袭击。
这是从身体状况来说明,再从情感和心理上做一例证。
A和B都想成为画家。两人水平相当,常常将自己的画作拿给身边的人欣赏,身边很多人看到他们的话,都嗤之以鼻甚至冷嘲热讽。A觉得别人的话句句让他痛苦难堪甚至绝望,渐渐不再作画。而B从来都对别人的冷眼相向过耳即忘,依然乐此不疲地作画,久而久之的持之以恒练习最终受到欣赏,得以师承名家,终成画家。
这个例子展现的对身边负面信息接受的钝感力。同样的负面影响,对于自身的心理没有过多敏感较真的钝感之人,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是却对敏感的人造成了干扰和阻碍,以至于失去自我的追求和坚持。
因而,钝感力也不失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实这本书讲的道理都很浅显,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必要的时候,面对负面影响和消极影响的时候,钝感比敏感更能让人认为生活轻松和愉快。
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钝感力都是可以培养的。
如果先天就有自然好,如果没有,努力去改变和培养也是可以形成的。
敏感也有敏感的好,钝感也不是完全不好,辩证看待,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管是哪一种对人对事的反应,都是我们在这个社会寻求一种舒适的自我的一种生活的方式,都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更好地面对人生,实现自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