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伯莉·布雷恩为了让用心良苦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事半功倍,总结出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四种常见误区。接下来我们就一一来看一下。
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种误区: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
我们先来想象一个场景:家里来客人了,妈妈正在和客人聊天,自己的孩子在客厅里又喊又叫,吵得聊天无法进行下去。
遇到这种情况,中国的父母大概会有两种反应:
一种是大声呵斥孩子让孩子老老实实回自己房间写作业或者玩玩具;
另一种则是尴尬地对朋友抱怨,自己家的孩子多么地调皮,自己却束手无策。
这两种反应对应了中国两种传统的父母:
一种是控制型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应该听自己的话。让做什么就该做什么,一切由父母说了算。另一种则相反,对孩子放任不管。
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管教孩子是件十分棘手的事情,反正孩子也不听管教,儿孙自有儿孙福,任由孩子自由野蛮生长。
一小部分原因是父母认为和孩子平等地做朋友才是好的教育方法,因此没有管教的必要。
无论是控制型父母还是放任型父母,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都可能会导致孩子没办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控制型父母看重的是孩子的行为,只要孩子做到他们要求的就可以,至于孩子内心愿不愿意,想表达什么需求他们往往都不在乎。在控制型父母管教下长大的孩子,由于长期受到压抑,会渴望一切可以放纵的机会,所以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叛逆。
而放任型父母同样没有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因为放任型的父母根本不在乎孩子说的是什么,而且这样的孩子没有群体归属感。因为没有得到管教,也就不具备依赖感。他们往往内心充满恐惧,因为从未获得家庭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所以,这类孩子内心深处非常渴望找到一个可以归属的地方或者获得某种亲密的依赖关系,以至于容易早恋或者吸食毒品等等。
情感引导的目的是要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所以,对孩子的需求父母既要保持同情心也要规定限度,在过度控制和放任自流之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平衡点。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关爱和指导,而不需要向外界去寻找替代品。
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再来看看第二个误区: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早上刚吃完早饭还不到一个小时,就跟你说:“妈妈,我饿了。”大部分的妈妈第一反应会说:“你怎么可能饿了呀,早上刚给你吃过饭的。”
这就是轻视孩子感受的表现,而且父母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不经意间就会做出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的行为。
不妨想想看,如果是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刚出去吃饭回来不到一个小时,爸爸同样对妈妈说他饿了,妈妈会是什么反应?
妈妈会说:“刚才没吃饱吗?是不是你健身太卖力了?"你看,妈妈会通过询问沟通来查找很快就饿了的原因,而不是拒绝要求。
为什么会在无意间出现这样的差别呢?原因在于父母往往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凌驾于孩子之上。正因为妈妈自己觉得刚吃过饭不会觉得饿,自然也就觉得孩子也不会那么快就饿了。
再来看一个例子。孩子正在公园的秋千上玩耍,突然不小心从秋千上跌了下来。虽然秋千下面都是沙子,摔得并不严重,但当妈妈对孩子说了句:“宝贝自己站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之后,小男孩却哇哇大哭起来。
妈妈的话明明是为了鼓励孩子勇敢,不希望孩子哭鼻子,孩子为什么反而大哭起来了呢?孩子哭其实并不是因为摔疼了,而是因为自己被忽视而难过。如果你认真想想孩子从秋千上掉下来时的心里感受,你就会发现这会引起一连串的情绪。
一开始是害怕,随后是尴尬,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身上。再加上妈妈的漠不关心,孩子心里既害怕又尴尬又感觉被忽视,这比任何实际上的伤痛更让孩子难受。
作为孩子的情感引导者,永远都要从同情的角度出发,而不要贸然轻视或者低估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和对你说的话。
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父母应该第一时间来到孩子身边,问孩子怎么样,好让他知道你随时都会守候在他身边。接下来,如果孩子说“我没事”,然后又开心地继续去玩了,那么你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但如果孩子眼里噙着泪水,说道“刚才摔下来了。”那你应该说“妈妈看到了,从秋千上掉下来确实很吓人,要不然我们坐一会再去玩。”因为孩子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和关心。
类似于“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没什么大不 了的”之类的话,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伤害和害怕都是无足轻重的事。以后孩子会变得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痛苦,只会在别人面前装出一副坚强的样子。
采用外部激励和奖励的手段
第三个误区是采用外部激励和奖励的手段。
如果孩子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坐在尿盆上尿尿,妈妈就会奖励她一个贴纸,有的父母还会给孩子制作一个光荣榜,积攒到多少个贴纸就可以给孩子买一个玩具。
相信这样的手段几乎是每个中国妈妈都使用过的,甚至是在幼儿园里有的老师也是这么做的。但是这种采用外部激励和奖励的方式其实是错误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会让孩子认为做正确的事是为了得到奖励而不是应该做的。其次当孩子对奖励失去兴趣时,这种方法就会失灵。
采用外部激励和奖励的手段来让孩子乖乖合作并不是一个好的互动模式。
但也不是说家长不应该给孩子奖励,而是强调奖励不应该和孩子的纠正行为联系在一起。给孩子买玩具可以是因为孩子喜欢或者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利,而不是因为孩子做了正确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即使没有奖励,也应该去做正确的事。
父母应该知道孩子看重的不是那些贴纸和奖励,而是你的关注。当孩子表现出愿意合作时,一定是因为和父母之间建立起来的特殊情感而不是玩具或者贴纸。
如果他们表现不乖,那一定是因为有什么让他们不愉快的事情,单单给个贴纸不会解决任何问题,作为父母应该及时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处理。
比如去超市回来后,买了一些速冻食品需要尽快放进冰箱,你的孩子却不想回家,想要在楼下的公园玩。因为对于此时的孩子来说,玩才是最有吸引力的,所以会表现出不合作的行为。
这时,很多妈妈都会采用“贿赂”的手段,比如说“如果你现在回家,妈妈就给你吃你爱吃的小熊饼干。”其实,当孩子表现出不合作时,是家长反思的一个好机会。
这时候家长不应该考虑的是将要化掉的速冻食品,也不要着急行贿,而是要从情感上进行引导,你可以这样说“妈妈知道你想在楼下和小朋友们玩,如果现在妈妈让你回家你会很生气,但是我们现在必须回家,要不然买的东西就坏掉了,你能帮帮妈妈拿上去吗?"然后你就可以让孩子拿点东西,顺势抱起上楼,问题就解决了。
上楼时孩子还是不情愿,但可能会因为你的同情和安慰而不再吵闹。因为此时妈妈的做法会让孩子感觉到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不顾自己的想法,强行把自己抱回家,当孩子感受到备受尊重时,他们的愤怒自然会很快消失,合作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以消极的后果作为惩罚
第四个误区是以消极的后果作为惩罚。
与采用外部激励和奖励的手段相反,以消极的后果作为惩罚的家长的心态往往是想给孩子一个教训,以免下次继续犯错误。
但给孩子教训并不会让孩子知错就改,而且只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指导和建议。难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应该惩罚吗?如果不惩罚还能怎么教育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利用直接后果来教育孩子。也就是说让孩子对自己行为的直接结果负责而不是非要给他个教训。
举个例子来说,你家的孩子总是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家吃饭,搞得全家人都要等他回来才能一起吃饭。即使你跟他说了好几次他依旧很晚回来。
这时候你就可以告诉他,家里吃晚饭的时间是几点,从今天起一到时间就会开饭,你可以自己计划你的时间,如果你贪图玩,那么你就会错过吃饭的时间,晚上你只能饿着肚子。因为贪玩而错过晚饭时间饿肚子就是贪玩这个行为导致的直接结果。
这样做不仅给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不存在对控制权的争夺,而且还能让孩子来分担责任,鼓励孩子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决定。
来总结一下:
上面讲了情感引导经常出现的四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父母成为控制型父母或放任型父母;
第二个误区是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第三个误区是采用外部激励和奖励的手段;
第四个误区是以消极的后果作为惩罚。
希望各位书友们在了解了这四个误区之后,能够避免陷入这四个误区。前面我们说到情感引导式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认识不同的发育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明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对0到1岁的婴儿该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式引导。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