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数集当下话题量很足的《延禧攻略》,实在忍不住一吐为快。
演员演技服装道具都不用说,花了大价钱的大制作,只要不是那么想标新立异,一鸣惊人,老老实实从千百年的艺术宝库中汲取一点精华出来,自然会引得众人喝彩。毕竟五千年文明传承,工匠精神礼仪体制还是颇为源远流长的。
实在受不了而弃剧的是漏洞百出的人设和情节。
主角魏璎珞刚入宫就展露出处理应急事件的心机令人乍舌。对待无理欺人却不学无术的高等级“小主”,用“步步生莲”的双刃剑,明扬暗抑一步击杀,使其彻底失去进宫的机会,心机之敏捷细密狠毒,着实令人心惊;对待同一等级的蛮横骄纵,故意试探他人底线的同屋秀女,不解释不辩白,直接上手提水桶浇人抓领子反击的辣手,令人乍舌。两着反击,一静一动,后果的严重性却截然不同,令人印象深刻。感叹戏剧张力十足的同时,也不由感叹主角光环真是厉害。
这样充满斗争性,步步为营的人设,虽然暗合了魏璎珞进宫复仇的前提:不是刺头,胸中没有丘壑,也不会有如此狂妄的想法。但如此情节推动在深宫戏中能站得住脚,是否“戏说”成分太强了一些?
八旗待选女子既然懂得步步生莲的妩媚,也知道“潘妃”传说,怎么会不知忌讳,将亡国妃子的把戏,用在珍贵的唯一待选机会中?聊斋中辛十四娘作为狐妖,在拜寿时用“高底香粉”的把戏不稀奇,但皇家选秀,重德不重色是人所共知的,如此轻浮放浪充满情色意味的手段,随便用在大庭广众唯一的待选机会中,不担心这样有着赤裸裸勾引嫌疑的行径,引来怀疑和祸患?
绣女内部争斗更是无稽之谈。浇水泄愤的把戏摆明了是一个被宠坏的熊孩子的恶作剧,拿桶浇水视觉效果足够震撼,但这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针尖对麦芒式的反击,霸道痛快,却总觉得更像是办公室斗争,而不是等级森严规矩严明人命如草芥的宫廷。大概认为电视剧既然是戏说,就无所谓情节的真实和情境的合理性。只要将办公室斗争改头换面放在宫廷戏里就可以了。这也就导致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泼水事件的处理逻辑:再胡搅蛮缠的人,最畏惧的是被开除。所以不管闹得如何过分,只要祭出“驱逐出宫”的法宝,自然对方也就败下阵来。
然而更出格的是情节设计还在后面,真实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高贵妃受罚被禁足,对费尽心思前来探望的父亲不仅不见面,还大骂父亲是“老匹夫”,原因竟然只是母亲因为父亲剿匪被匪徒报复丧生和一年后就另娶。且不论高贵妃的人设是多么愚蠢混蛋粗鲁暴躁,也许在没有安全感的弘历心中,面对一个表面嚣张跋扈,实则愚笨蠢陋的无脑美人更为放松(这也许是许多白痴美人在恋爱婚姻中很有市场的原因),但高贵妃在自己因为仓促处理皇子生病事件失当而被禁足反省期间,耿耿于怀父亲当年的无情,不但不珍惜父亲想方设法争取来的见面机会,而且不管不顾在宫内大骂父亲,在众多奴仆面前隔墙叫骂父亲“老匹夫”这一点“失德”之举,和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的隐忍相比,就令人很无语,莫非《延禧攻略》中满清皇家果然就重色不重德到如此?退一步说,宫斗剧皇宫中的耳目都是聋子或瞎子?
魏璎珞为激怒皇帝治病而讥笑皇帝是妓女媚嫖客的“红姑娘”,就更过分了。或许我们可以由此想起同治皇帝的梅毒之类,可以慨叹璎珞的毒舌,然而以最下贱的妓女比喻皇帝,这份“胆量”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天子尊严、皇家体统,在这里简直践踏得无以复加。不过戏说嘛,很可以这样安慰了。
剧中更为人吐槽的是洛神事件。堂堂皇后如戏子一般,被丫鬟撮弄变装,被丫鬟要求献舞,无底线容忍口尖舌利的丫鬟大放厥词随便使性子,甚至被皇帝宠幸,也要依靠丫鬟步步为营算计,为成全丫鬟与婢妾的争斗成功,才得以真正实现。在这里我仿佛看见了芳官和赵姨娘的争斗场景再现,只是红楼梦中,宝玉探春并未牵扯其中,而《延禧攻略》中的皇后则活生生演出了一副无能良善懦弱被狗欺的窝囊模样,或许可以辩解:这正是不安全感极强的皇帝欣赏的原因:宽容懦弱无底线,放心安心随便欺。也正是诸多“直男”赞赏的“好正宫”的模版吧。
电视剧是大众文艺,宫斗剧本身就无稽,再加上这些雷人的情节和人设,无语到开始怀疑人生。正如笑话中所说的“脑子呢?脑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