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翻译】
告朔,朔为每月的第一天。周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侯颁布来年的历书,历书包括指明有无闰月、每月的朔日是哪一天,这就叫“告朔”。
告朔之饩(xì)羊:诸侯接受历书后,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头羊祭于庙,告朔饩羊是古代一种祭礼制度。
子贡想把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那头腥羊废去不用。孔子说:“赐呀!你爱惜那只羊,我则爱惜那种礼。”
【解读】
从前告朔时一定要杀羊,到春秋末期,社会风气已开始衰败,这些礼仪的精神,也慢慢跟着衰落变化了。鲁国自文公起不再亲自到祖庙之中进行“告朔”了,只是杀只羊走走形式,徒有其表而已。子贡认为,既然国君都不参加了,那么羊也不用杀了。
可是,子贡的这种想法却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在他看来,若是连祭祀的羊都省掉的话,告朔饩羊之礼可就完全被废除了。从孔子的话语中我们能够看出,他希望保留杀羊献羊的仪式,羊存则表示告庙之礼还没有完全泯灭。
所以子贡当时准备去掉告朔时候用的饩羊,孔子说:“你子贡爱这只羊,而我更重视这礼仪和它的精神内涵。”
在孔子看来,只要饩羊仪式还在,这就昭示着告朔礼的存在。告朔之礼还存在,诸侯就有履行的义务,这是为人臣者的本分,也是礼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后世之人在看到饩羊仪式后,就有可能探究原委,进而恢复这项礼制。
但是,现在若是将羊去除的话,告朔之礼恐怕从此就会消失了。天子也不会再颁布历书了,诸侯也不行告朔之礼了,君臣的名分和等级关系就会更加模糊。这对社会的稳定显然是不利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有些时候,必要的仪式还是得有的。比如,许多机构周年庆典、升旗仪式、学校的开学典礼等,这些形式对于人心的凝聚、规矩的形成、事业的推进以及秩序的稳定的作用,都不可小觑。
反映到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都说美好的生活需要有仪式感,比如夫妻之间的结婚纪念日,互送情人节礼物等这些形式,虽然比较形式化,但对婚姻经营和夫妻感情来说确实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因为仪式会起到一种提示和催化的作用,让美好的事物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