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宏涛
一,我对世界首富和女主角的评价,与多数人的观点相反
看了不少影评,大多数人都认为世界首富盖蒂是个对待亲情冷漠、无情,对待金钱吝啬、贪婪的、让人鄙视的冷血的守财奴;而女主角则是个光辉伟大勇敢坚毅的母亲,是正能量的代表。
不过,我的观点与此相反。
我认为,盖蒂在处理孙子绑架案上的做法,没有大问题(对媒体宣称一分钱也不给,私下把心腹从非洲调回来全力调查和处理这件事)。
盖蒂的问题,主要在于在儿子童年时,抛弃了儿子,没有尽到抚养教育的责任。一直到儿子成年了,找他时,他才给予帮助。但一个人的性格,最重要的形成期是童年。也就是说,由于父亲的缺失,他的儿子成了一个性格懦弱,缺乏担当的人。等他给儿子机会的时候,儿子缺乏驾驭工作的能力。
盖蒂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他失去了孙子的监护权,也因此放弃了对孙子的培养,孙子就此堕落。这也是个失误。当然,这主要怪他儿子不争气(他给儿子提供了副总裁的职位,但儿子却纵情声色、吸毒……),也与女主角有关。
女主角不争馒头争口气,不顾儿子的意愿,断然把在世界首富身边学习的儿子带回了遥远的家乡,过起了赤贫的生活。
她只考虑自己的想法,不顾儿子的感受和未来。儿子从财富顶端跌落到赤贫境地,由此心理极大地失衡和扭曲了。后来又遭遇绑架的折磨,心理更加失衡,最后在吸毒和放纵中,度过了一生。
如果他留在爷爷身边,爷爷是期望着力培养他,并让他做家族继承人的。或许他会学到爷爷的精明能干,成为合格的继承人的。
二,世界首富缘何冷漠且缺乏安全感?
在绑架案谈判的过程中,男主角问盖蒂:
您现在拥有多少钱才能有安全感?
盖蒂说:
更多……
也就是说,即便是世界首富,也早就实现了如今无数人追求的财富自由,但是他依然缺乏安全感。
他为什么这么缺乏安全感?
原因就在于他父亲。
在电影里,他转述过两句非常重要,但容易被人忽略的话,这两句话是他父亲对他说的:
孩子,会让一个男人不敢冒险!
你永远也不会成功!
这两句话就像两个蛊,被父亲下到了他的身体里,毒害了他一生。
大多数人的一生,潜意识里都是在取悦父母或反抗父母。无论是取悦,还是反抗,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去世了,也依然存在这样的潜意识)。只是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而已。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发现大多数求助者的问题根源,都是想获得父母的认可。
也就是说,那些从小可以得到父母认可的孩子,天然就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他们可以轻松自由地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那些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也许一生都挣扎在试图证明自己、获得父母认可的徒劳中。
盖蒂就是如此。父亲的第一句话,让他抛弃了儿子。因为他担心如父亲所言,孩子会成为他的羁绊,影响他成功。
这就是盖蒂对家人冷酷无情的原因。
记得看过一个古龙风格的电影,男主角是一个青年剑客,一心想成为天下第一。但一位大师说,他成不了天下第一,因为他有女朋友。而剑客一旦有了牵挂的人,内心就不会再专注于剑术。为了成为天下第一,他就杀了女朋友。
当时我看到这个情节后,很不理解,觉得这人真傻。但看《金钱世界》时,听到盖蒂转述他父亲的这句话后,我明白了。
当然,这绝不是说这句话是对的,只是盖蒂被父亲洗脑了而已。
比如,我就是因为有了孩子,才开始奋发图强,做了很多过去不敢做的事情的,极大地提升了生活质量和人生质量。而在古龙的小说里,最强大的武器,永远不是无情,而是爱(爱情和友情)!
盖蒂不是无情的人,他只是不敢有情。因为后面这句在等着他——你永远也不会成功!——这是盖蒂一生没有安全感的原因,也是他抛弃子孙的原因(若不抛弃子孙,就不能成功;若不成功,就得不到父亲的认可,有条件的爱,盖蒂都得不到,何况无条件的爱?)。
这句话像魔咒,孩子天生都是相信父亲的,他恐惧父亲的话成真,所以他缺乏安全感。哪怕成为风头正盛的世界首富。
这句话,也是他永远斤斤计较地省钱、一直想着如何避税、如何继续赚钱的原因。他就是为了对抗父亲给他的低评,他要向父亲证明,他可以成功,他可以一直成功。为了证明这一点,为了获得父亲的认可,他才不择手段,不惜抛弃子孙。
无数父亲,都喜欢这样贬低子女。这会导致子女的不自信。成功者这样贬低子女时,子女就更容易受影响,更难以从这句话中摆脱,因为他们的父母是成功者。成功者说的话,大家更容易相信。
刚才扫了一眼《帕丁顿熊2》,刚好看到剧中脾气暴躁的四五十岁的厨师,愤怒地对朋友说:我就知道大家不喜欢,我爸说过我一无是处……
四五十岁了,还无法摆脱父亲无意识的诅咒。
在著名策划人王志纲的儿子王大琪所著的《财富的孩子》这本书里,作者描写了多个富二代的痛苦——被父亲骂得一无是处,他们活在父亲的阴影里,极其痛苦。他自己,精心为父亲的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做了个纪录片,也被父亲当着众人的面,骂拍的是垃圾。
这种痛苦,太普遍了,我想是源自俄狄浦斯冲突。父亲怕儿子超越,潜意识就来诅咒和打击儿子。
表面上看,盖蒂是个富可敌国,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却还是个缺乏父爱,渴望得到父亲认可的小男孩。最后,临死时,他抚摸着一张婴儿画像,喃喃地说:
多可爱的孩子啊!
这也是我这个观点的佐证。
这个孩子,指的是他自己。他想要爱自己。因为除了他自己,谁都不爱他!父母不爱他,他身边的人,也都只是为了他的钱。
他一生做事,都会讨价还价,孙子被绑架,他也不断讨价还价。唯独购买这幅来历不明的画时,他难得的痛快付款了。原因不仅在于他对艺术的热爱,更主要在于,他看到了这幅画里的小男孩,就像看到了内在的自己。他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三,洛克菲勒家族和盖蒂家族的巨大差异
《金钱世界》里,盖蒂一出现,我就想到了一个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盖地和洛克菲勒一样,都是靠石油成为世界首富的,所以被人称为石油怪杰。他们俩在商业上,都一样的敏锐、果断和精明。但是,他们俩在其他方面,几乎都是相反的。
洛克菲勒重视家族,重视家庭教育,从《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中可见一斑。所以洛克菲勒家族从他开始,就成为美国最负盛名的家族之一,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独“富”天下。他的子孙,各个都是杰出的人物,有大富豪、大慈善家、大环保家、大银行家,有美国副总统,州长、副州长……
盖蒂则不重视家族,他最小的儿子6岁时需要开刀,尽管盖蒂声称这是他最喜欢的孩子,但还是漠不关心,抱怨医疗费用很贵,继续在欧洲寻欢作乐,最终这个孩子死去了。
孙子被绑架,好不容易解救出来,孙子在母亲的提醒下,给他打电话,他却拒接,说接他电话是浪费时间。
他也不重视家庭教育,所以他的子孙,要么自杀,要么吸毒,要么醉生梦死,私生活混乱……家族成才者寥寥无几,家族成员的丑闻却不断爆发。
家族差距这么大,观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两人的榜样作用。
洛克菲勒一生与吃喝嫖赌绝缘,他没有任何不良嗜好。25岁结婚,与妻子白头偕老(生育四女一儿)。他前半生致力于赚钱(16岁到57岁,赚钱41年),后半生致力于做慈善(58岁到98岁,致力于慈善40年)。
他开启了美国富豪行善之先河。去世前,洛克菲勒已经捐出95%的财产,用于全世界的医疗、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包括中国也是受益者,后代还将慈善扩展到环保等多个领域),只给儿子留下两千多万美元。
正应了他给自己设定的人生使命:从其他恶性竞争的商人们身上赚取尽可能多的金钱,而用此金钱发展有益人类的事业。
盖蒂24岁成为百万富豪后,就决定退休,然后开始享受花天酒地的生活。半年后,又重出江湖,继续赚钱,成为世界首富后,依然持续工作到去世。在工作同时,他纵情声色,是个花花公子,不负责任的父亲。他结过5次婚,其余的外遇更是不计其数,他公然宣称自己有100个情人。
两人对艺术品的态度也大不一样。
盖蒂对家人很吝啬,但他对艺术品的购买和对艺术的捐赠从不吝惜。他说:
“一个不爱好艺术的人是一个没有完全开化的人。”
这句名言很有意思,因为洛克菲勒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他前期投资的主要是煤矿、铁路、保险公司、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出名的是铁矿生意。后期做慈善,主要是医疗和教育。
洛克菲勒的孙子劳伦斯·洛克菲勒在给父亲的信里写道:
“我现在发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远比鉴赏最好的音乐和艺术作品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天赋。”
洛克菲勒的另一个孙子,去年的今天去世的大卫·洛克菲勒,给世人留下这样一句话:
“我的人生非常精彩……我相信,物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一个人过得快乐。不过,如果你没有好友和重要的亲人,生活会非常空虚和难过,那时物质的东西也不重要了。”
洛克菲勒两个孙子的几句话所传达的理念,都是盖蒂所欠缺的。他只能把爱投入到艺术品上,而对真实世界的美好事物和好友亲人无感。
四,洛克菲勒父亲和盖蒂父亲的巨大反差
两人在生活和对待家族观念上,为何区别这么大?
也许有人会说出身论,就是洛克菲勒的出身比盖蒂好。但事实正好相反。
洛克菲勒出身赤贫,16岁就被迫辍学,走上了打工的道路。父亲是卖假药的江湖郎中,又犯过重婚罪,不够正直,洛克菲勒一生都与父亲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盖蒂则是个富二代。父亲原来是律师,在盖蒂11岁时,父亲开始做石油投机生意,发了大财。盖蒂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靠家族财富,也得以在牛津大学毕业。原本的梦想是作家和外交官。后来受父亲影响,开始做石油生意。
可以说,盖蒂的出身要比洛克菲勒好多了,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财富,自身学历和所受的教育,以及见识等,都远胜过洛克菲勒。但盖蒂为何在金钱观念和家族教育上,远不如洛克菲勒呢?
前面我们分析过,电影里隐晦地提供了答案——盖蒂的父亲,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他视儿子为累赘,并且认为他不可能成功。
现实,也佐证了这一点。
很有趣的是,盖蒂和洛克菲勒在创业时,父亲对他们的态度,再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来看看:
1914年,盖蒂22岁时决定创业,但是,他只有500美元。
1858年,19岁的洛克菲勒决定创业,此时他手里有三年的积蓄800美元。
两人都需要得到支持。
盖蒂的父亲是拥有数百万美元的大富豪。
洛克菲勒的父亲是个穷人。
盖蒂是是成年的独生子,父亲没有其他孩子需要抚养。
洛克菲勒的父亲有六个孩子,其中四个未成年,还需要抚养。
盖蒂的父亲在盖蒂的再三恳求下,愿意一个月预付他100美元(即便是1000元,也只是他财富的九牛之一毛)。
洛克菲勒知道父亲是穷人,没打算找父亲借钱,但父亲主动借给洛克菲勒1000美元(估计是除了基本生活费外,能拿出来的全部积蓄了)。
盖蒂的父亲要求分走盖蒂70%的利润(一年后,盖蒂被赌赢了一个油田,但是随即就转卖了,因为他没有钱干……如果父亲的支持力度再稍微大一点,他原本可以赚更多。他父亲分得27650元,利息等于是2300%。)。
洛克菲勒的父亲要求儿子未来支付10%的利息(比银行存款利息略高,但低于银行贷款利息。另外洛克菲勒也从银行贷不到款)。
而且随着60年的通货膨胀,1914年的钱远不如1958年的钱值钱。
两个父亲对儿子的态度,高下立判!
五,巨大的反差,给我们的启发
我们会很奇怪,为什么盖蒂的父亲不愿意像洛克菲勒的父亲那样,直接给儿子1000美元呢?很显然,他不是拿不出来,他是不信任儿子的能力和人品,他担心儿子赔钱,担心儿子乱花,所以一个月只给100,一旦发现势头不对,就可以随时终止支持,以让自己的损失最小。
洛克菲勒的父亲却很信任儿子。
父亲不信任儿子的能力和人品,代表着对儿子的不认可,这是对儿子最大的伤害。
更可悲的是,1930年,盖蒂父亲去世时,他给妻子萨拉留下了1000万遗产,并把遗产的控制权交给指定的遗嘱执行人和他的副手;盖蒂只得到了50万美元遗产。百度百科上说,这对盖蒂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妨碍了他进一步施展手脚。
但我认为,影响事业的发展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打击是,纵然当时的盖蒂已经38岁了,也早已显示出了非凡的商业头脑(24岁靠自己成为百万富翁,后来的14年里,他又为父亲的公司创造了600多万的财富),但他依然得不到父亲的认可。
在父亲眼里,他还是不值得信任的,不被认可的(所以遗产基本没他的份儿,遗产的控制权也在别人手里,怕他乱花,觉得他没有掌控这笔财产的能力)。这远比不给他更多遗产的打击要大得多。
结合电影的两句台词,和现实里这两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盖蒂一生不被父亲认可,但又一生无法摆脱父亲阴影的悲剧!
再结合盖蒂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的差别,我们可以明白:
爱和认可,比金钱更重要!心灵自由,比财富自由更重要!想让孩子生活幸福,家庭的经济状况不是最重要的,父母的学历背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爱、信任和肯定!
否则,就像盖蒂一样,即便成为世界首富,依然缺乏安全感,依然心灵不自由,他自己和他的子孙,也都与幸福很遥远。
假如我可以穿越时空,让盖蒂看看这篇文章,不知他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