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菌的童年,是病入膏肓的美!




自从我初中到外地求学后,就远离了农村的劳作,自然也远离了山里人的农家趣事。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每年农历八九月份雨后上山捡菌的记忆。

山里人并不是所传言那样愚昧,至少在辨识野生菌的毒性这件事上是充满智慧的。也许是代代相传的原因吧,山里的孩子,打小起就会识菌。所以,虽然每年初秋雨季,野菌是山里人改善伙食的饕餮大餐,却极少发生“红伞伞白杆杆,吃了一起躺板板”的中毒事件。

山里人的经验,无须连篇累牍,而是口口相传的。就像我在不到十岁时,就有了两点关于吃野生菌的经验。其一是煮菌时一定要多加大蒜,如果大蒜变黑,说明有毒不可食用。其二是野生菌一定要长时间烧煮,即使认识的可食用菌子,也会因为未煮熟中毒。

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到家,在土灶台上端来还有余温的一大碗夹杂有洋芋、豇豆、红苕、南瓜之类杂粮的米饭,一通狼吞虎咽后,我就背着背篓上山割草砍柴。

我是手脚非常麻利干活又极专心的那类娃娃,用别人一半的时间就能完成母亲每天给我规定的任务。余下的时间,才是属于我个人的。

阳春三月,这段闲时就用去敲“扎儿根”挖野葱。炎炎夏日,这段时间自然属于“堰塘板澡”了。寒冬腊月,一般用来烤“烘篓”火打雪仗。秋雨绵绵时,就是钻入山林捡菌子了。而想起最兴奋的,就是捡菌。

故乡有成片的松木林、柏木林、杉木林,最多的还是杂树灌木丛。捡菌子最理想的就是松木林,它们常常与一种叫“茶签子”的植物长在一起。而野生菌子,多长在茶签丛里的枯松叶下。

我至今还能叫得上名的可食野生菌有“松菌”、“滑宝宝”(宝宝菇)、“青盘子”、“刷巴签”、“伞把菇”、“石灰菌”、“鹅蛋菌”……离开故乡这三十多年,不知道多少回在梦里梦到它们。也许正是常常梦见之故,至今都没忘记这些“菌宝宝”们。

山里人最普通的工具就是背篓,那是家里男人砍来慈竹,用篾刀一条条剖出来,再用手工编出来的,经久耐磨,还极能承重。我那时上山下田,天天背的就是爷爷根据我瘦小个子量身定做的小背篓。每次捡菌,我会先在底部铺一些干松针、干茶签叶或者干树叶,然后把背篓藏在一个不易被人看到的地方。再采来狗尾草或比较粗的茅草,在根部拴一截小树枝打个大结,将捡到的菌子一个个串上去,这样提在手上既方便,还能防止菌子被撞碎。每捡满两三串,就装进背篓,再换地方。

小时候最希望捡到的便是松菌,虽然它口感不如“宝宝菌”爽滑,相比“青盘子”它略带小苦,香味也不如“伞把菇”浓郁,但我最爱它的外形。

雨后的松林下,它们破土而出后,菌盖上总是覆盖着松针杂叶,本身又色似枯叶,没有一双山里人长时间练就的“火眼金睛”,是不容易发现它们的。最可爱的莫过于初长成的小菌朵,全身红黄,菌盖圆如满月,中间还有一圈暗绿,吃上去也是最为鲜美的,一想起就不禁心痒难耐。

这些年来,不知心中生出多少次回乡捡菌的念头,可是总没成行。其实老家也没少回,然而每次回去,要么不对时节,要么回去了也不成。记忆中的那些山道,早已长满草木难以行路。而且我的故居已经崩塌,每次回乡也只是祭祖便匆匆而过。

我知道,那捡菌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就像我的童年,都回不去了。

猫耳洞里的砂砾上那无数个小圆窝,用小木棍刨“土狗儿”口中还“呜呜”地念念有声的童年伙伴,如今你们都在何处?

洞门口大岩洞里的土地神,被砸烂了佛身只有残迹和插香焚纸的烂铁盆和石窝子,不知道现在还有残砖断瓦么?

在温家塝新堰塘里板澡晒得油光光的小屁孩们,是否和我一样对那美丽的日子念念不忘?每年栽秧放水后,用去底的烂背篓捉的肥美鱼儿,在母亲变戏法似的操弄之后,那美滋滋的味道还记得否?

石板梁对面那片狭长的松树林,而今一定是菌子烂朽遍地,从方斗寨和沙滩河方向吹来的清风引得松涛呜咽,是不是在呼唤我们这些远方的游子早些归去?

        … …

        多少年,那些电影剪辑般的画面,一直萦绕在我的梦里和脑海里。而每次秋雨滂沱后,看到老家亲友朋友圈晒的捡菌图,内心更如蚁咬。

        皇天不负!上周六,成都的同窗好友带我去一百多公里外的中江大山上重温了捡菌的梦,也算解了我那多年思念之苦吧。

        那天同行四人,尧哥、我,还有两个孩子霖少航少。尧哥在那座高高的松树岭上已捡了几年,算是轻车熟路了。那天捡的差不多二十斤松菌,有多半归他之功。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两个孩子,带得我很是辛苦,又担心他们掉到山崖,又担心他们被马蜂蜇到,更别说帮他们清理一路的荆棘枝桠。孩子们适应之后,也能亲手去采摘他们自己寻到的松菌时,那一刻小脸蛋笑得像花儿一样,那一刻我的眼眶有点润润的,我分明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当我将一整箱菌子拉回家,分给亲友们后,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即使像我爸爸和老丈人那样平时总反对我外出花钱的“老古板”,也怨我此趟不带他们一起去,并且吩咐我这趟出差早点回去,找个雨后清晨,一大早出发带上他们去捡菌。

看来,对童年捡菌时光念念不忘的,不只是我,而是我们山里人共同的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一年春季的四、五月间,清明过后,天气转暖,大雁开始飞上北方,声声雁鸣。老家院子里后山上的松树林里茅草丛中一蓬蓬、...
    蒋六元阅读 3,965评论 1 1
  • 漫说捡菌子 ...
    阿都登巴阅读 1,757评论 0 1
  • “一年不吃菌,白过这一年”,对于梳子铺人来说,任何美味都取代不了菌子在心中目的地位。一到捡菌子的季节里,乡下...
    蒋六元阅读 2,890评论 3 13
  • 正是云南的盛夏七月。除了烟草,滇中玉溪夏季还有一种植物也在欢快地生长着。它们很快攻占了山林野谷,受着烈日与雨水的交...
    璐晓源阅读 1,252评论 5 1
  • 昨夜梦回故乡,一群儿时的小伙伴,依旧还是那时的模样。一群人嬉笑打闹着,奔走在故乡的山路上。 故乡的山,远看是连绵起...
    兰思阅读 71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