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个小时法则在最近几年的流行,发源于格拉德威尔先生在《异类》(中信出版社2014年4月第2版)一书的第2章所描述到——研究发现,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10000小时的训练(第28页倒数第2行)。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法则感受如何,至少我自己在第一次接触后,当时心理上的焦虑得到了缓解,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努力得还不够。当然,书中也提到了,除了10000个小时,基本天赋、时机也是必要条件。后面知乎上还有各位网友也补充了,10000个小时不是简单地熬时间,“刻意的训练”是关键。
其实这个理论并不是新鲜概念,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在研究他的管理决策理论时,以国际象棋大师为研究对象,就发现了这个奇妙的规律,他称之为十年定律,这一趣事在薛涌先生的《天才是训练出来的》(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一书中有所述及。我国古代,不也有“十年寒窗”的说法嘛。最近火爆的运动界的泥石流傅园慧女士,出生于1996年,5岁开始练习游泳,2011年世界青年游泳锦标赛获得女子100米仰泳银牌后,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恰好也是10年。
多说一句,看了西蒙教授的生平介绍,仰之弥高啊。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公共行政、经济学、管理学和科学哲学等多个方向,获得过9个博士头衔,是现今很多重要学术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如人工智能、信息处理、决策制定、问题解决、注意力经济、组织行为学、复杂系统等,而且研究的深度使得他获得了很多顶级荣誉,如:1975年的图灵奖、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奖、1986年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1993年美国心理协会的终身成就奖。
我想,多数人第一次接触到10000个小时法则,都是兴奋的,因为终于找到一条看上去还是比较靠谱的修炼之路。但细想后又是恐惧的,10000个小时,这要折腾到什么时候啊?!普通人,每天花上2个小时,需要连续不断的13.7年。22岁大学毕业,小有成就是36岁。哪天偷个懒,就要往后顺延。根据我在实际现场的观察,感觉80%的人到退休也没有完成。
再说,很多人根本就不喜欢学习和练习,这绝对是个痛苦的事情,要是有哪个机构把“学习是痛苦的”这个痛点解决了,一定会成为最成功的企业的。
更麻烦的还有,根据拉姆·查兰教授在《领导梯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中所讲,我们从白纸一张的新员工到企业的CEO,领导力的发展要经历六次质变,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高管,到首席执行官。在第一次质变时,我们需要掌握的技能,除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开始涉及管理技能。在第三次质变时,除了前述两种技能外,我们还要涉及其他专业职能的技能。比如,我曾经管理的计调部,要与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和物流部合作,如果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运转的,我的工作就是无效的。所以,当时我把市面上能找得到的好的《运营管理》的引进教材都研究了一遍,但即使这样,也只算得上是皮毛吧。
一个领域已经搞不定了,还要来多个领域?嘿嘿嘿,还好我发现大多数的如同我一样的普通人,别说多个领域,就是一个领域都不大会达到10000个小时的水平,所以我们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在自己的本专业往一万个小时深挖,但在相关关联专业,1000个小时足矣。所以,我按照我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下,我觉得10000个小时可以拆成5个阶段去完成,自由组合吧!
以下,会提及一些网站,非广告贴,现代人学习必须通过网络资源啊!审稿人看到这里手下留情啊!
第一个阶段,10分钟。
这个阶段就是当我们听到了任何一个陌生的名词或概念时,拿出手机用百度或者任何我们喜欢的搜索引擎查找一下,这个概念的定义,谁提出来的,应用在什么领域。其实60%的概念到此就可以了,比如“毛豆和黄豆是一个东西么”、“什么是IE工程”、“张总的祖先可能是张九龄么”……请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这些乱七八糟的概念一晃而过,但有一天可能会被从记忆的仓库里调出来用。严肃脸,请不要嗤笑这10分钟,很多人连这10分钟都不愿意花,更愿意问别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新时代人的新五讲四美三热爱——不要问百度上可以查到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10小时,大约一周。
这时,我们想比10分钟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个概念,那么可以使用各种百科、文库、网络图书馆、文献库,如百度文库、智库百科、道客巴巴、知乎、术语在线、文津搜索、中国知网等。这些地方,可以下载到培训课件、期刊论文,可以看到在这个领域里面有研究的前辈的评论和分享。
第三个阶段,100个小时,大约两三个月。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认为某个东西需要较为熟练地掌握,这种需求或者来自于我们正在做的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行业知识的了解,或者来自于我们需要与公司内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有合作和沟通的语言基础,或者来自于我们正在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首先需要先找一本这个领域的教科书,而且最好是国外的教材,人民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邮电出版社都出版过这样的系列,就像我上面放的第三张图片里面的《运营管理》那样的。据说经典书籍的判定标准就是看3页一定想睡觉,但这套书看得懂的人会越看越兴奋。比如下面的这本《成本与管理会计》,谁看谁知道。
这类教科书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如果我们自己就是从事这个专业职能的,必须通读,而且里面涉及到的各个概念都要检索。如果我们的合作者是从事这个专业职能的,看完后与他沟通时,他会认为我们是可以交流的,双方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
其次,我们可以去一些慕课的平台,参加一个课程的学习,如学堂在线、Coursera、edX、网易云课堂等,有海量高质量的课程,还免费,比如我经常推荐的学堂在线上的肖星教授的《财务分析与决策》。
如果不是要终身从事这个职业,我认为到这个阶段就可以了。
第四个阶段,1000个小时,大约1-2年。
这个阶段,我们要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加上实践操作,也就是第三阶段的10%的“学”加上这一阶段的90%的“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里讲述的那些一般性规律,在具体的场景里面到底有怎样的现实表现?那么多的方法,在具体的场景里到底选哪一个使用?这些我们如果只作为旁观者是永远看不清的,了解游戏规则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玩一玩游戏。
其次,真的要使用刻意的训练方法,如PDCA、工作日志等,而且不是一次,是至少要坚持迭代二十次以上,直至变成自然而然的工作习惯。
再次,可以通过培训下属或同事来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最后,可以尝试考个证书,考证也是逼迫自己体系化学习的好方法。
这个阶段,已经非常枯燥而且挫折不断,甚至很多人虽然在自己的专业职能领域工作了一辈子,都没有走通这个阶段。但是,一旦走通了,我们就几乎不再需要外来的激励了,因为“学→习→成功→学”的良性循环给我们带来的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才是最强劲的激励因素。
第五个阶段,10000个小时,大约10-15年。
我还没走通,谈不了什么心得,但是现在还有信心在坚持,因为之前的经历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