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这件事,急的都是爹妈。女儿相亲,尤其如此。
我家隔壁的大哥大嫂有个眉清目秀、文雅恬静的女儿,刚搬来的时候,女孩读初中,她爸每天骑自行车接送上下学,总像载着一朵名贵的花似的。本来腼腆内向的男人,往往是邻居走得顶头碰了,实在躲不过才急匆匆点个头。只要载上女儿,就像换了一个人,进出小区时脸上添了自信的神采,“这是我女儿”的得意藏都藏不住。一个暴雨之夜,我恰巧在阳台窗前喝茶,看到他接女儿补课回家,小区里积了水,没过脚踝,瘦小的他挽起裤腿背着女儿深一脚浅一脚地地趟了过来,女儿脚上的帆布鞋白得耀眼。那时候,女孩已经读高中了。后来就是上大学、毕业、工作,一晃儿,女孩就到了相亲的年纪,被爸爸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怕是早早设好了“爱情标杆”——至少像爸爸一样爱她。单这一条,就难找了。相亲多场,女孩倦了,说什么不肯再去。于是,我在卫生间里洗衣服的时候,就常听到一墙之隔的她和妈妈为相亲的事儿吵架,急了,她扔下句“我这样和你们过,挺好!”重重摔门走了。妈妈在身后喊:“好什么好!我和你爸能老活着吗!”转过身想接着吵:“你这当爸的也不急!女儿都三十了!”再往下就是女孩爸爸不应战、不抵抗的干咳。
有个女同事,27岁的时候相亲密度已达一周两至三场。她也恨嫁,但妈妈费尽心思的相亲安排让她身心俱疲,无心恋战。某日中午,我见她脸色铁青急步而出,问她咋了,她气冲冲地说:我妈又安排我相亲,还下了最后通牒,只要男的愿意,我就必须说行!
另一个女同事相亲归来,爸妈问得比查户口还细,女儿压根儿答不上来。下次相亲,妈不放心,相陪同行,回来爸问得刁钻,妈也说不明白。再次相亲,爸陪女儿出场,回家被妈问倒。诸如男孩话多不多?眼睛近视到什么程度?指甲修剪得干不干净?喝茶是不是唏溜唏溜响?吃饭剩不剩饭碗?落座前给没给女儿拉开座椅……爸妈觉得生活细节代表家世背景、教养与品位,而他们关注的细节又各有不同,彼此盘问起来都觉得对方看得不细不准,难以满意。于是,接下来的相亲就是全家上阵,两架洞悉一切的“探照灯”立时把对座的男孩秒杀于无形。同事说,我爸我妈那铁了心要看穿问透的架式,什么样的男生还不借俩腿儿跑啊。
还有一个相熟的女孩,相亲几场不成,爸妈已经不分青红皂白。最初还“我女儿品学兼优,怎么也得找个本科生”,很快“大专也可以”了。再相几次,中专毕业人好亦可。后来,干脆跟女儿急了:“是个男的就行!”
哎,真就那么女大不中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