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 25.5 | 如果人们真的理解平等,就不会想要平等
欢迎来到熊逸书院。今天我们谈谈《荀子》的礼学,你只需要记住一个观点:和谐有序的社会必然是不平等的。
现在让我们进入正文。
(1)等级和名分
昨天留下的问题是:合群需要怎样的条件?如果庄周和佛陀也在场的话,他们会发表怎样的评论?
让我们继续发挥合理的想像,营造这场虚拟的辩论:眼看着荀况、霍布斯和克鲁泡特金争执不下,有位听众扯了扯庄周的衣袖,请他谈谈看法。庄周豁达地一笑:“有什么可谈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佛陀在一边微微摇着头,自言自语着:“这几位施主,分别心实在太重啊。”
荀况耳朵很尖,立即迎战佛陀说:“你这个反人类的家伙,分别心重又怎么了?礼的核心,我们儒家精神的核心,就是分别心。如果没有了分别心,人就无法形成社会。”
《荀子》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大意是说:水火有气但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但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但没有礼义。人既有气,又有生命和知觉,还有礼义,所以是最尊贵的。人的力气比不上牛,速度比不上马,但牛马都被人类役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牛马不能形成组织,人却可以。人到底凭着什么才能组织起来呢?凭借等级和名分。等级和名分如何才能施行呢?这就需要有礼义。人类依靠礼义来施行等级和名分的制度,人与人就会和谐共处,团结起来力量大。
我们可以参照一下佛陀时代的印度,当时的种姓制度就是靠着等级和名分来维系社会秩序的,所以佛教那种“人人平等”乃至“众生平等”的主张真是很有颠覆性的。印度的种姓传统太强大,佛教终于抵挡不住,所以当玄奘取经的时候,才会很惊讶地发现佛教在印度竟然没落了。直到今天,佛教在印度的影响力依然不大。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儒家知识分子如临大敌。儒家推崇的礼制虽然和印度的种姓制度很不一样,但核心精神仍然是强调人与人的不平等。不平等主义者遇到平等主义者,可想而知矛盾会有多大。但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宗教性不强,所以遇事不较真,特别会变通,于是儒家佛教化,佛教儒家化,《庄子》还在精神暗中发挥着和稀泥的作用。
当然,荀况反对平等,真实的对手并不是佛教,而是墨家学派。墨家很推崇平等,而且墨家学派真的变成了一个有着高度平等精神的互助组织,很有一点西方中世纪行会的味道,所以克鲁泡特金应该会和墨子很聊得来。
而在儒家看来,“人人平等”和“礼崩乐坏”是一回事。竟然有人鼓吹平等,简直丧心病狂!所以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从性善论的立场痛打墨家,荀况从性恶论的角度再一次猛攻墨家。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
从《荀子》的逻辑来看,资源是很有限的,人的欲望却无穷无尽,如果每个人天生都讲文明、懂礼貌,问题倒容易解决,但偏偏人性本恶,谁都想抢到更多的资源,全不管别人的死活。幸好圣人应运而生,用等级和名分给每个人规定出资源分配的相应份额。
你从前面的内容里边应该已经知道,儒家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礼学,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做了很详细、很繁琐的规定,这都为了是强化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意识,要他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处在这个庞大的社会等级网络的某个节点上。但荀况并不迂腐,他还充分考虑到阶级流动性的问题。《王制》篇里有这样的内容:即便贵为公子王孙,只要言行不合乎礼义,就该降为平民;即便只是平民子弟,只要努力学习,言行合乎礼义,就应该升入士大夫的行列。
(2)有序的不平等与无神论
人人平等的社会一定是你争我抢的社会。《荀子》分析说:人与人之间,无论是名分相等、权势相等还是地位相等,都没法形成统属关系,于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一切只能靠拳头说话。荀况生活的时代确实是这样的,看到的景象和霍布斯看到的一样,但他是从儒家惯有的名分问题上找原因。遥想周朝初年,天子统治天下,诸侯统治自己的国家,但到了战国,诸侯竟然开始称王,和天子平起平坐,而且秦王是王,齐王也是王,到底谁尊谁卑,全凭实力说话。诸侯和天子都平等了,社会也就彻底乱套了。
社会怎样才能和谐有序呢?荀况认为,这全要靠最高统治者的圣明。从这个角度来看,荀况比孔子走得更远,远得甚至有一点靠近霍布斯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晚清的变法名人们掀起过一场批判《荀子》的文化运动,把中国两千年的专制统治追溯到《荀子》思想,说《荀子》在历史上只是“貌似”不被重视,其实就是幕后黑手。
在荀况看来,有序的不平等才是和谐的社会,这也算是取法自然的结论。
是的,天是高的,覆盖着地,地是低的,承载着天,这才和谐。如果天和地齐平,那就是天塌地陷的灾难。从“天尊地卑”出发,推论出男尊女卑、君子尊小人卑等等结论,看上去很自然,很合理。另一方面,天虽然尊贵,但如果失去了地的承载,我们就必须“杞人忧天”了。同样道理,统治者虽然高贵,但如果失去了平民百姓的承载,就会从高处跌下来。《荀子》引述了一段古书上的名言,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段话后来被说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名言。但很少有人深究,这段话的背后其实隐含着无神论的前提。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相信天命,相信统治者是天在人间的代理人,结果商朝被不信天命的周族人推翻了。周朝建立以后,意识形态基础是不明说的无神论,统治者需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以一颗无神论者的心去推行有神论,这就是所谓“神道设教”。但迷信毕竟是人的天性,于是久而久之,统治阶层里的很多人自己也相信了自己的宣传。后来孔子一心恢复周礼,就很有周朝初年的风格,不把无神论的窗户纸挑破。
孔子这么做,在当时还能行得通,但到了荀况的时代,社会很动荡,百家争鸣也很激烈,多少学派的多少高手都盯着别人的鸡蛋要挑骨头,逼得人必须把话说透。这也是为什么孔子和老子的地位特别高的理由之一——这两位的生活时代更早,没有学术辩论的压力,很多观点都说得很简略,解读空间格外大,很难说他们哪里出纰漏了。荀况不一样,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也要掰扯得特别清楚。所以他来讲无神论,那就是彻彻底底、黑白分明的无神论。
《荀子》的无神论名言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就是说,天道其实就是自然规律,那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也就不成立了。人只要顺应天道,也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再有勤劳节俭的美德的话,那么就算发生天灾也饿不死人。
这种观点在当时很伤感情,因为人在乱世,对生活的不确定感会特别强,也就特别需要迷信一点什么。荀况不仅说天没有意志,还说鬼神不存在,相面不可靠,风调雨顺求不来,简直不给脆弱的人类留一处心灵港湾。这样的思想,从来都很难讨好。后来在无神论这条路上,汉朝王充和唐朝柳宗元都是荀况的继承人,结果也都被人冷落。我们中学历史课上还把王充的《论衡》当成经典著作来讲,其实这部书虽然水平很高,见地很了不起,但从来没赢得过经典地位,属于很冷门、很小众的读物。
今日得到
《荀子》就谈到这里了,最后让我们简单温习一下。今天你只需要记住一个观点:和谐有序的社会必然是不平等的。
下周要讲的书是《管子》,它有很多超前甚至奇幻的经济思想。这位管子,就是春秋时代的传奇人物管仲。可是,管仲贵为国家总理,哪来的时间精力写这样一部大部头呢?这就是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
就到这里吧,我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