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36:听吴琳老师《童年》有感(一)
今天,我有幸带领孩子们又一次参加了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六一班30名学生配合全国名师,北京市东城区语文教研员,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吴琳老师上了一节关于《童年》的阅读导读课。
(一)课堂再现
一、对比导入:教学伊始,吴琳老师让孩子畅谈自己童年的趣事,孩子们从多个角度向大家介绍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吴琳老师话锋一转:是呀!你们的童年充满了欢笑,而有的孩子的童年却像人间地狱。随即出示《童年》的内容简介,让孩子们针对这段文字提出自己的疑问:高尔基为何要写这本书?他的外祖父为何如此暴虐?到底因为什么事情把阿廖莎打得失去知觉?俗话说“血浓于水”,他的两个舅舅为何会因为财产而大打出手,难道金钱比亲情更重要?孩子们的提问和精彩的表达让吴老师很惊喜。
二.了解作者:这一环节吴老师介绍了《童年》的作者高尔基,玛克西姆.高尔基是他的笔名,高尔基在俄语中的意思是“痛苦”的意思,玛克西姆是“最大的”,高尔基就是从最大的痛苦为笔名开始他的写作生涯的。孩子们认真地听着吴老师的介绍。《童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什么是自传体小说?孩子回答:自传体小说就是写自己的故事的小说。老师:是呀!文中的阿廖莎就是高尔基的乳名。
三.比对版本:吴老师利用书籍的腰封让学生介绍了《童年》写作背景,《童年》发表于1913年,写的是十九世界七八十年代俄国小市民阶层的人情世态,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俄国社会的历史画卷。1928年首次被译成中文引介到中国。随即出示不同版本的《童年》,提出问题:我想知道,你们平常看的书都从哪里来的?生答:妈妈一般会在网上给我买,时间允许的话,我会去书店慢慢挑选我想要买的书,有时候我还会去学校图书馆借阅。师问:你们平常怎么挑选书籍?生答:挑选书籍我会关注作者,也会挑选出版社,还会挑选译者。老师追问:你一般会挑选哪个出版社。生答:我一般会挑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书籍,还有少年儿童文学出版社。师:老师手中拿的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童年》,我们的语文书也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快乐读书吧中节选的小说片段和这本书的版本是一模一样的。
四.阅读经典的重要性:《童年》是一本不朽的作品,它发表于1913年,百年来仍旧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以我们读书就要去读经典的书籍。为了让孩子更加明确这本书的重要性,PPT的左边出示《童年》的封皮,右边则是“中考真题回放”,分别出现了2015年福建省南平市和2015年陕西省中考题,考题中都涉及到了《童年》相关内容的考点。孩子们睁大眼睛频频点头。你们语文老师是?我们语文老师是焦老师。她推荐你们读了《童年》了么?推荐了。多年以后,等你中考的时候,遇到关于《童年》的考题,你一会想起你们的焦老师,也会感谢你们的焦老师。
五、制定阅读计划:吴老师拿着厚厚的《童年》问孩子们:你们读过这样厚的书吗?孩子们答:我读过巴金的《家》,我读过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我读过《爱的教育》、我读过......吴老师满意的笑了,称赞孩子们的阅读量大,阅读面广。读这么厚的书一定要有阅读计划,比如读《童年》这本书,它一共有13章,课标要求高年级的小学生,默读要有一定速度,一般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以每天阅读半小时计算,我们建议这本书的阅读时间为15——20天。
六、推荐读书方法: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吴老师推荐了几种阅读方法:1.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了解小说的内容。2.故事地图:用故事地图的方法图文并茂的明晰高尔基的生活轨迹,从而推进对故事情节的了解。3.成长梯:读完整本小说,你发现阿廖沙的成长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用阶梯式的表格梳理他的生活轨迹和人物性格的改变,帮助学生梳理小说内容。4.启示卡:还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制作启示卡,所填写的启示内容可以是多样性的:关于苦难、关于环境、关于善良等等。5.读书笔记:我们可以自己书写读书笔记,形式和内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七、阅读神器:最后吴老师给孩子们赠送了小礼物,一张铜版纸质的卡片,既可以作为书签来使用,又可以借助卡片遮住文字,每阅读一行就往下移动一行的位置,以此帮助自己提高阅读速度。
随着吴老师微笑着说:“孩子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精彩的课堂戛然而止,全场的孩子们愣住了,孩子还处于凝神倾听的状态,似乎还沉浸在对阅读方法的思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