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慕容雪村说,他读书有个习惯,凡是觉得有趣的地方都会做个记号,把全书读完后,再回头记下来,其中有的直接摘录。写文章之前,他一般会打开这个文档,随意地浏览几十条,从中寻找一点灵感。
我的读书习惯和慕容先生的相类似。上回参加深圳大学换书活动,和我交换书籍的陶子同学问我平时是怎么读书的,上述说到的也算一种习惯。
最近读的依然是杨绛先生的作品——《走到人生的边上—自问自答》。在夜深人静的夜晚,读来有一个感受:真正有成就的作家、学者总是保留着一颗赤子之心,并且成就越大越谦卑,把头埋入尘土里的谦卑。
有人说杨绛先生有“种子的信仰”,柔弱,又坚韧,深自敛抑,我深表认同。她的文字朴实无华,给人润物细无声的平静。
她在文章里说:“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的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叶子的变化,听鸟的啼鸣,都不一样。我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鲜感受和感觉。”看到这样的文字,我情不自禁地在旁边批注感叹一声——真好。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能够感受到日日不同的人,是有童心的。
在先生的自问自答的十一个章节里,看到“万物之灵”、“人类的文明”篇章,结合前段时间看的《人类简史》一书进行对比,又有不一样的体会。受年龄、阅历、文化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各人的所见各有不同,文字间所呈现的情感也是不同的。相比赫拉利那种上帝视角,先生的情感和价值取向明显是在赞美人,认为“神明的大自然,着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体,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
最让人感叹的是先生给我们年轻人关于婚姻的忠告和建议。她说:“在物质至上的现代潮流下,对于现代婚姻,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相互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在碎片化的、无定向的时代,网络带给我们很大的方便,同时也很吵闹。在夜晚,临睡前,放下手机,安安静静地读几页先生的朱玉好文,真的是一件无比喜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