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刺客列传》里面,太史公司马迁记载了刺客曹沫劫持齐桓公一事,“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沬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而前不久,小编在怀旧船长的大作《智谋观止:古代高参那些招儿》里看到的却是“曹刿劫持齐桓公”:“齐鲁两国明争暗斗由来已久,齐桓公五年,齐桓公应鲁庄公之约在柯地盟会。管仲劝桓公不要去,桓公不听。结果,在会盟之际,曹刿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要他退还侵占的土地。齐桓公只得签了条约才安全回国。”
那么,问题来了,同一个背景、同一个故事,甚至所有的主人公都相同,但是劫持齐桓公的“勇士”的名字有一字之差。那么,曹刿和曹沫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有人认为不是,有人认为是,比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先生就认为“两者实为同一人”。李零先生在他的文章《为什么说曹刿和曹沬是同一人——为读者释疑,兼谈兵法与刺客的关系》一文中引用了唐·司马贞《史记索引》、清·梁玉绳《人表考》,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等人的观点从训诂学的角度(即认为“刿”、“沬”、“翱”等字是发音相近的通假字)论证了曹刿与曹沫实为同一人。
应该说李零先生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他长期从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研究,而且李零先生也是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推敲下的结论。
但是,小编觉得李零先生的观点不完全站得住脚。因为他反复强调“曹刿与曹沫是同一人”是前人早已认证过的观点,也就是说李零先生是站在“前人做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这个立场上作的判断。但是对于这一点,学术界并没有共识,也没有有力证据作为支撑。
所以,小编认为,曹沫与曹刿应该不是同一个人。接下来我们做如下简单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先看看故事发生的时间点是否自相矛盾。曹沫出场的时间是齐桓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85-前643年)五年,亦即公元前681,也就是是鲁庄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93年-前662年)十三年;而曹刿出场的时间是鲁庄公十年,因此时间节点上并不矛盾,因此,还不能排除曹沫就是曹刿的可能。
既然时间点没问题,那我们不妨先倒过来想想:如果曹刿与曹沫为同一人,那这个结论是否能够站住脚。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曹沫的记载,在司马迁笔下,曹沫是一个“以勇力事鲁庄公”的人,而且曹沫作为将领在与齐国的三次交战中均告失败。可见,曹沫并不长于谋略。
那曹刿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相信中学时期我们学过的《曹刿论战》一文大家一定还有印象,这篇文章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具体内容不再赘述,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曹刿在长勺之战中运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了强大的齐军。
也就是说,曹刿的形象是一个富有智谋的人,甚至可以说曹刿对兵法的运用已经达到了一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
所以,如果曹沫与曹刿就是同一个人,那《左传》中《曹刿论战》一文中的记载与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的记载就完全相反了。
因此,小编认为,曹刿与曹沫应该不是同一个人,否则就是人格分裂了。而对于曹刿与曹沫在形象、性格方面的巨大差异李零先生也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李零先生给出的依据仍不足以佐证曹刿与曹沫实为同一人。
以上观点只是小编囿于史料有限的臆测,还请“大方之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