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儿的学问(八)“假装”的游戏
小孩子自从可以睁开眼睛,看清东西,就开始像一部摄像机一般,不加判断和筛选地记录着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形成记忆。这个过程,我们大人往往是注意不到的。随着孩子自主意识的增强,以及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受到的强化,存入孩子记忆中的素材,就会被孩子拿出来进行处理和应用,这就是想象。幼儿时期是孩子想象发展的重要时期,想象的素材来自生活,不过由于孩子的确涉事不深,所以想象出来的东西常常是天马行空、异想天开、脱离实际,说得好听是创造力,说得难听是胡思乱想,无厘头。但是孩子就是在一边通过生活积累实际的经验,一边利用想象进行学习和创造,逐渐变得越来越聪明的。
所以,幼年的孩子总是处在想象的游戏当中,比方说有一位幼儿园中班孩子的妈妈曾经一边哭一边告诉我,她的儿子坐过公交和地铁之后,就总是沉浸在“刷卡”的游戏里,只要是有个像门的地方,随时随地都要妈妈刷卡通过。平时还好,但是在大人急着做事的时候,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那时候妈妈在焦虑的是,别的孩子都在背《论语》、练口算了,她的儿子只知道玩儿,真是急死人。
可是这位妈妈不知道,对于他幼年的儿子来说,能够自己自发地玩儿这样的游戏,说明他记忆和想象的能力发展得很好,而且正在积极地快速地发展着,他能够记得住“刷卡”这件事的要点,能够在相似的情境中主动地再现这个情节,这要比背《论语》和练口算更加有效地锻炼他学习的能力。
和这位妈妈一样,很多成年人难以理解和尊重孩子想象游戏操练的价值,剥夺孩子的“假装”游戏时间和自主的想象,造成的后果中,有一项是家长们最担心的——拉低了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学习的质量。具体来说,孩子在玩儿假装游戏的时候,他要进入想象的情境,可能是假装的医院,假装的病人,假装的医生,假装的注射器等等,他需要将自己的想象与伙伴沟通,形成共识,设计“剧本”和“台词”,这个游戏才会顺利玩儿下去,才会越玩儿越有意思。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充分地调用自己的记忆与想象,还要通过与伙伴讨论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想象,以便把这个实际的“项目”——医院的游戏,落实下来。
那么这与学校中的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上学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也是一种游戏,是一种有着全新规则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老师也是重要的参与者。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各种内容,以及带领学生们进行的每一项操作,都是游戏的内容。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们一直在进行着活跃的自主的想象,所以常常会做出一些让大人难以理解的反应,比方说,图上画着:草地上有四只小兔子,后来有两只小兔子回到了窝里,问草地上还剩下几只小兔子。孩子的回答是三只。大人请他反复确认,他还说是三只。终于耐下性子问他为什么,他指着窝里的一只小兔子,是回头的姿势,说明它不想待在窝里,肯定又回到草地上了。
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段子还有很多,这是孩子还没有适应新游戏规则的表现,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能够比较快速调整自己,能够越来越准确理解老师交代的规则和各种信息,进入“新游戏”状态的孩子,是那些在幼儿时期玩儿“假装”游戏的高手。也就是说,他们自己有很多生活的体验和观察,有着丰富的记忆素材,又在大量的,与玩儿伴儿沟通交流的前提下将想象的游戏玩儿出很高水平。记得在我的儿子五岁那年,我带着他去上海,在火车卧铺包厢里,遇到另一个和他同岁的上海小男孩,两人一见如故,玩儿起做饭的游戏。床铺上其实啥都没有,但是两人一边玩儿一边描述出一个热气腾腾的厨房。上海小男孩不愧是上海男人的小小翻版,他的“炒菜”细节多多,要放糖,要放白醋…最后,两人摊开小手,假装着把“香喷喷的菜”端到我们面前,我们也就假装着“品尝”,再假装着挑剔一下,好像糖放多了一些……
上了小学的孩子似乎不再假装了,上学,那是动真格的了,然而在他们的心中,仍然要根据自己自主的想象来做事情,完成目标,同时根据实际发生的结果来调整自己原先的判断,学校里的各种任务,就成了他们的新项目,他们需要通过老师的引领来发生想象,运用想象来进行计划,再由老师带领他们一步步去落实这些项目,玩儿好这些游戏。在实际的跟踪研究中,我们看到,那些回到家依然能够兴致勃勃地和家人假装上学的游戏的孩子们,学习的效率更高,更专注。他们让家人当学生,自己当老师,假装讲课,留作业,出考题,进行批改,纠正发音……过程中一点点锻炼自己,不断进步,发现更多学习的乐趣。
在平时的生活里也有很多完成项目的机会,比方说做一顿好吃的,进行一次郊游,安排一个生日会,设计规划整理房间,按照地图寻找一个目的地,排练戏剧或者诗歌朗诵,等等。孩子做得越多,思考越多,也就越聪明能干。其实生活即是游戏,游戏即是生活,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们总是担心孩子分不清真假,不知道真实生活的残酷,而其实,孩子早就在真假切换中锻炼和发展着自己,效率要远远高于我们成人的造作的训练。想一想,如果没有“假装”,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无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