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问一个问题,如果你想持续积累一件事,当你一直看不到改变,你能到达的极限是多久?一个月,半年,一年,还是5年,10年?
如果还没有开始之前被告知,一件事可能要日复一日,就像每天吃饭呼吸一样做下去才行,你是不是会犹豫呢。
这也是我最近反思的问题。仔细去想答案,最后能想出来的是这样的:如果一味的想要结果,这个结果是为了证明给谁看呢?比如写作,如果我们是为了探索自己也探索世界而写,写就是自己的欢喜。答案就很清晰明了,无论多久,我们都会写下去。
想到和菜头说自己:
之所以还在写,早就不再是为了寻求理解,或者是获取承认,仅仅是为了顺从本心。
他说最早写博客的时候,只得400个读者,称为四百击,每天四百下点击之意。光阴荏苒,这400个人还跟着读到今天的,大概十不存一。他在39岁生日时候写的文章,问读者也说自己:你是向一个存量世界伸手索取,还是去探索一个新世界?
想到这些我或许有点明白,当在跑道上犹豫是否要再多跑一千米时,怎么想最能持续下来呢?
我是这样做的,不想着再跑一千米还有2圈半,身体某个地方可能有不适,对自己的说,我看到了,但请在往前跑一步,一步再一步。
有很多时候,我们着急要结果,可能是因为我们并不是纯粹的为自己在做这件事。
因为有些事情就算你持续下来了,可能也不一定很轻松就有好成绩。比如,持续朗读英语,每天都读,可以持续1个月,半年,一年,但不代表做到了,就能很轻松的取得成绩。而且,无论是什么,每一次有效的刻意练习,一定伴随着不舒服。
千古刘传说,就像健身一样,每一次有效的刻意练习,都伴随着力竭的感觉。说凡是有效的练习都伴随着疼痛的,应该是尹航,他的感触和体验来于自己写新生大学的公众号那段时间。
每一次有效的刻意练习都伴随着疼痛,且即使你做到了,在人生的赛道上,也不一定会给你一个及时的反馈,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我们是在为自己做,还是为了让别人看见,寻求理解,获取承认?
和菜头在教读者写作时候,说,即使没有人看见,你也要时刻清楚一点,最终认可你价值的,会成为你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忘掉你有观众,创作时忘我,忘我时爱人。
如果足够清楚这些,就知道该怎么保持热忱。热忱又是什么呢?
什么叫热忱?热忱就是全世界都是冷冰冰的灰烬,你还在自顾自兴高采烈燃烧着,天真地相信在那些灰烬里还有没有燃烧殆尽的碳。并且,并不因为世界没有多少回应而心灰意冷,仿佛根本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还想到了前段时间读黄有璨的《运营之光》,他提到的运营的核心其实是真为用户提供价值着想。
文字创作也是,当一切经时间流过,哪些是用了心的,时间最终会证明其价值。
和菜头总结自己时这样说,也鼓励着我
纯粹的天真,纯粹的疯狂,以及纯粹的坚持,可以无视小尺度空间的生生灭灭,触摸到世界最真实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