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后续的志愿填报却是各位家长的一场检测。现在的家长没有不重视孩子高考志愿填报的。但很多家长却在不知不觉中帮倒忙,误导了孩子,也坑了孩子。
以下三个方面可谓是往届家长们的通病:
1、过度的名校情结
这里所说的名校,并不单指北大、清华等这些高层次的院校,而是一个相对概念,即相对于考生成绩而言的所谓“好院校”。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名校。
大家是不是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在高考之前,几乎没有一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目前的成绩感到满意。
假设有个考生目前能考500分,那么,他的家长天天都在研究录取分在520、530分以上的院校,因为在他眼中,只要是500分能去的院校都“不好”!所以常会对孩子说:“你再加把劲,多考30分,X校X校就够得着了。”对于这些目前只有500分的考生家长们来说,如果真能考到530分那该会有多满足!
在实行知分报志愿的今天,家长虽然已经知晓考生的成绩,对其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名校情结”仍然影响着其潜意识。具体表现就是在填报志愿时总想冲“好院校”,根本没有保底院校,或所选保底院校根本保不住底。这是非常危险的,往年那些高分低就的考生问题大多出现在这里。
现分数线和19年招生计划都未公布,可以使用估分成绩按照18年的情况,大致了解下可以科学冲击和保底的院校。面对现实,切合实际,理智选校。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一定要选择能够做到100%保底的院校放到最后,以确保不掉到下个批次。
2、过多的家长意志
一部分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未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一部分原因是觉得孩子现在的眼界不够,需要家长来把把关。另一部分原因是觉得孩子三分钟热度,现在喜欢的不代表毕业后也喜欢。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家长都在点头了。那事实上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各位家长,你们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关键在,不能直白地表现出来,及其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填报志愿时,这些表现是万万不可取的:
一、是传承自己的梦想。
每个家长年轻时都曾有过梦想,但更多的家长却未能实现梦想,因而就将实现梦想的希望寄托于孩子。实际操作中,说是在给孩子报志愿,还不如说是在按照自己的梦想选择院校和专业。
二、是效仿他人的成功。
家长们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与朋友、亲友、同事的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是当他人的孩子有成功的案例时,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效仿其走过的道路——报一样的院校、一样的专业。尤其突出在学医、学金融、学计算机,但其实医学苦、金融难、计算机累,成功由很多因素决定,你看到的成功很可能只是站在塔尖的人。
三、是仅凭自己的好恶。
对于职业,对于院校和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这本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致,我喜欢什么,你也应该喜欢;我不喜欢什么,你也必须不喜欢。
四、是囿于自己的认知。
每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都有局限,尤其是普通家长对众多的招生专业根本不了解,很多家长却又不能去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仅凭自己的社会经验或认知程度就简单的定义哪些专业好、哪些专业不好,并且要求孩子也要按照这个定义去选择专业。
可以让孩子做几项测评,帮助孩子了解兴趣性格和意愿的匹配度。通过“职业挑专业”,全面了解最新的职业相关信息和就业前景,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去思考、去谋划、去操作,结合孩子的意愿,与孩子一起,对其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进行科学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院校及专业范围。
3、过分的细节关注
“细节决定成败”是管理科学中比较著名的观点,填报志愿当然也要注重细节,不能马虎从事,尤其是不能犯常识性错误。但很多家长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往往会过分关注细节,要求近乎完美,反而忽略了对基本报考目标的把握。比如,对院校、专业的排名“名名计较”;对院校、专业的得分“分分计较”。
有句广告词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填报志愿千万不能按照这个思路考虑问题。建议按照“不求最好,只要算好”的原则去选择院校、专业。不要过于去计较,我这个分数上这个学校亏了。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孩子的成绩及意愿,框选基本范围,有些限制条件是可以灵活掌握,适当放宽的。追求最好、追求完美的考生往往会高报院校及专业,最终很容易成为高分低就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