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将滴将尽,眼睛却仿佛从黑暗里接受光的滋润一般,醒过来。
早上写完第一篇在雨天的畅想,发现写作又一次引导我发现我所未见的真理,比眼睛更迅速,由此可见,我们心灵里藏着极大的奥秘,甚至可以照亮全世界。
所以,下午就来谈谈,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我”。
说起“我”,谁都不会陌生。我们都是如此指代自己的。除了爸爸妈妈,我们在人类社会被教会的最大的词,恐怕就是这个词了。
这个词也很重。
当然,我们如何真正意识到这个词的。当我们无意识学习的时候,我们只有学习,但我们心中并没有“我”。
也就是说,那一阵子,我们有行为,但我们并未固化出一个“我”。
“我”的诞生,必然有一个捕获、存储“我”的载体诞生,否则,随生随灭,无所记录,我们根本无从知道“我”。
既然大自然准备玩这个“我”的游戏,它就准备好了这些道具,这个道具,对于生命而言,就叫做“记忆”。
也就是说,先有记忆,然后有“我”。
当我们指认记忆中的连续体,特别是,我们意识到,尽管我们的意识多变,却暂时无法离开这个身体的时候,我们就形成了“我”的概念。
有没有可能模糊“我”的概念?
当然可以,“我”既然是后天中形成的。也可以模糊化。在某些集体里,并不特意强调“我”的概念,则每个人更多认为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
因此,“我”虽然有先天的基础和合理性,但“我执”,其实更多是后天的。
当人类了进入了一个强调“我执”的社会,就会感到极为痛苦。
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争取,为自己承担风险。而之前,大家心中只有集体,为集体而生死,则不必独立承担风险。
但是,人类社会终究是走向这一步了。
因此,一定程度上说,“我执”其实是必然且必要的。她是我们参与“人类”游戏的一个很好玩的规则。
每个人,生而为有限的个体,虽则小时候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但终究要作为一个成熟的个体,去体验承受这世界的种种。
这是造化的用意,因为她本完美,而分化万物,为了从有限来体验完美。既然如此,分化得越厉害,无疑体验得越强烈。
越残缺,越舞蹈,而我们里面的灵魂,是等量的。
假如,没有了“我执”,人人就难以表达自己,实现自己的责任,而进入了“随生随灭”的状态。
事实并没有如此。
但我们为何要破除“我执”呢?
我们并非去消灭“我执”,而是意识到了“我执”过度带来的痛苦,因此为它松一松绑。
所谓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佛陀所说的“中观”,应是如此。
后人很多误解了解脱道的含义。
解脱,而依然在这世上勇毅前行,而非在脑海创造另一个世界,从而麻痹自己。
佛陀也是,解脱之后,依然在这世上生活,并现自己的死亡。
而修行的过程,通过把意识提升,使其可以回到本源,一睹究竟。
就好像我们拨开云雾,可以看见青天一样,但这一世,我们还是要和众生共同生活在这个有云雾的世界里。
只是,见过了那个风景,于是我们可以在现世在安神立命,意识到虽然云雾暂时遮蔽天空,但太阳依然还在。
这是另一种修行,比第一种修行更难。
简而言之,第一种修行,就是静坐,就是冥想,把意识炼纯,以至于可以观想,可以入无尽时空。
而第二种修行,则是一切时,一切境,念念不忘,则真正做到了“体用”合一。
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艺术。因为如果体用合一是一种可以复制的神通,我们这个世界上,早就漫天神佛了。
可见,体用合一,也不可能改变我们共业的这个世界的基础规律,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的。
只是,心已从容。
明白这点,也真正了解了解脱的意义。
解脱,不是让你不去做自己,也不是每个人都修得平平静静,而是让每个人,都有一双慧眼,能抚平内心的波澜,又能当断则断。
该怼回去,还是要怼回去。
不要一味陷入教条之中。
心里明白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却好好游戏,好好做梦。
最难的,是面对贪嗔痴三毒。
其实,按刚才所说,贪嗔痴,也是有“我”之后,衍生出的必然。
因为有“我”,我又要走向无限,因此一段时间里,“我”会以为,是自己在扩展,不断扩展向无限。
于是,“我”会不断占有,不断征服,把一切事物都纳入“我所”,即我所拥有的。
也就是说,贪嗔痴,本来是为了“我”完成人生使命的一种工具,一种动力而已。
试问,别人侵犯了你的权益,你不嗔,这不是有点过了吗?
你还说,这个是前世的业,我就该还给他的,这生意以后怎么做?人人都可以抢劫?
不可能的。
我们强调的是,生气,但不可过度,不可含怒到日落。
也就是像孩子一样,每种情绪都尽情表达、释放,反而过后内心并没有过度积压的东西。
痴也是,因为专注,所以不见其他,所以看起来“痴”。所谓“艺痴者技必良”。
因此,三毒是可以开发出宝藏的,正所谓,“淤泥也可化红莲”。
其中,贪是最本源的一种力量,即人人都有一种扩展自我的力量。
只是,我们往往只是向外贪,而这种贪得的外物,即使是人,也会带来束缚,不仅如此,真正的意识,并不属于你的个人,而意识之外的事物,都在无常的海洋里,因此,贪无所得,必将失败。
要贪,就贪最大的智慧吧。
也就是,我们找错了方向,我们以为,要连接无限,必须要不断拥有,随时占有,却忽略了,我们本性光明,本自具足。
本自具足,但是在做具体的事情时,一定有自己的目标,这是我们体验人生游戏的必然。
还是一样,不要过度。
所以,先学做人。也只学做人。
每件事,在自己亲身的体验中,去体会它的度,去感受终极真理在每个人点上的体现。
度,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如同做实验一样,是不断尝试才得出的。
当进入度的时候,你会发现,既能够很好地体会事物,又不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这就表明,你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而这种清明的感觉,又会激发你内心的智慧。所谓“定能生慧”。
试想,一个人天天因为压力而肚子痛,还能品尝体验无上真理吗?
所以,不要轻忽“度”。
度,从另一个层面就是诫。只是诫听起来比较被动,而我们,已经讲明了度要在不断尝试中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所以,我觉得度比诫更合适。
“度”能度人。度己度人。
这样人生就圆满了,也就究竟了你一生的使命,也无妨碍你去体验生命的每个细节。
和有缘人,做有爱事。
所以,儒释道,从儒家入手,其实是容易的,学习文化、道德,只是,要避免陷入过分功利的,以外在为一切实有的心。
而道,既有养生,又有清心,则是提醒我们,回到本源上来,方能无所挂碍。
佛,则无所不包,只是用的不好,容易生疑惑。
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最大的店,是你心里这间店。
什么事情,问一问澄明时的自己,就好了。
那既是你,又超越了你。
最后谈一点,做事情的态度。
人活着,不可能不做事。一劳永逸的想法,无疑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上苍让我们历练的目的。
因此,我们都应该做事。而且应该尽量选择合于自己本性的事情去做,即所谓“正业”。
只是,做事的本质是游戏,是借假以合真,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不要忽略了人是终极的价值。
只是,有时候,做事的人,也还处在比较低的阶段,即功利化的阶段,这时候,跟他们谈这些,不但不懂,反而容易造成扰乱。
那就按他们的地步行,只要自己不亏欠他们就好了。
这就是所谓的“失仁而后义”。
但一事归一事。从每件事情上,你可以训练你的“度”。
当你有余力的时候,你再想想如何帮助别人。
这就是说,这人生是你的功课,你自己的功课都顾不及,如何有空顾别人呢?
慈悲为怀的,无疑是学有余力的人,否则,就是假慈悲,借慈悲来博取功名。
这样的人太多了。在寺庙里,念经的,也不一定是真修行人。
所以,按地步行,是很稳妥的,只是,不要忘了终极目标。
不为恐惧而做事。恐惧才是最大的无明。我们看不见自己,所以才会恐惧。事情该怎样就怎样,不必恐惧。
接纳当下,才能迈出新的一步,用这个来安定,恐惧就自然消失了。
脚踩大地,历历分明,方能行稳致远;头顶星空,逍遥无尽,方能品尝人生美境。
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该爱爱。
是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