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童年
对自己情绪的担心和害怕,其实往往来自童年。当还是婴儿的时候,如果有大量孤独的时刻,或者当还是孩子的时候,有大量受伤的时刻,这就会导致害怕痛苦,导致希望能够逃避那些痛苦,因为当时面对和化解痛苦的能力是非常弱的。那时候面对不了自己的痛苦,希望通过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叫压抑。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压抑自己。
3、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如何面对痛苦)
3.1我们痛苦了,第一反应就是想降低痛苦、逃避痛苦。但是,痛苦本身其实只是一个信号,只是告诉我们问题发生了,我们应该去改变。
如果只是一味降低痛苦、逃避痛苦,那么就是在逃避问题的本身,这是不利于心理成长的。
每一种心理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有无数种办法去降低痛苦、逃离痛苦,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领悟到问题的来源,并由此成长。
3.2“用一切办法减少痛苦”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痛苦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契机。痛苦告诉我们:“你应该改变了”,而那些勇敢地直面痛苦的人,也最容易抓住这个契机让自己的心灵成长。
简单地逃避痛苦,必然会陷入自我欺骗。直面问题自身,会将我带向成长之路。
3.3我们顶多只能控制自己的意识,但意识只是心理能量的冰山一角,而大量的潜意识压在心底,是我们不能直接控制的。它们会时不时浮出水面,这一点是必然的。我们不想它们出现,这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要求罢了。
潜意识的特点是,我们越想控制它,就越控制不了,它的活动会越来越频繁。
不要总是和潜意识过不去,不必和走神、坏念头等偶尔出现的问题较真。否则,它们就会成为真正的问题。
3.4人生的悲剧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你很惨,没人爱你,这种事实太难以承受了,于是你骗自己,对自己也对别人说,你很好,你很幸福,其实很多人爱你。这种自我欺骗的方式暂时会令自己好受一些,但它最终在我们的精神中竖了一堵墙,将我们的心与人生真相隔离开来,而我们的心也越来越缺乏营养,最终这颗心不敢触碰的人生真相也越来越多,所谓的心理疾病也由此而生。
3.5当“直面惨淡的人生”时,毫无疑问会产生悲伤的情绪。悲伤是非常令人难受的情绪。我们普遍抵触悲伤。但是,当我抵触悲伤时,我的心也就远离了悲惨的人生真相。不过,这只是远离,并不是消失。悲惨的人生真相永远不会因为我们作一些主观努力就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甚至恰恰相反,我越想否认一些悲惨的事实,这些悲惨的事实对我的消极影响也就越大。若想帮助我从不幸的过去中走出来,就必须让我完成一个悲伤的过程。
当我们陷入这种真切而纯粹的悲伤时,必然会泪如泉涌,而这泪水就宛如心灵的洪水,会冲垮我们在自己心中建立的各种各样的墙,最终让我们的内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3.6小到个人大至世界,似乎时时刻刻都有思绪的事情发生。于是,有些人就会控制欲望生出。个人控制自己,就是为了压制一些令自己暂时不能忍受的体验。然而,越控制越失序。内心的痛苦,无论自己怎么控制、怎么压制、怎么否认,它都不会消失。相反它会沉入潜意识深处,成为我们的意识无法触碰的黑影,这个黑影与我们的意识处于分裂状态,并导致一些失去控制的事情发生。
对个人而言,控制欲望是万病之源。
强人们其实首先想控制自己内心的失序,但他们做不到,于是他们去追求控制别人。他们内心越失序,就越渴望控制更多的人。最终不管他们意识上的目的是什么,制造的或留下的都是苦难。
当我悲伤时,我最值得做的就是和悲伤融为一体。其实,本来就是一体。这一刻,我就是悲伤,悲伤就是我。但我们总以为,除了悲伤以外还有一个“我”,这就制造了分裂。
无数人会说,活在当下。这个意思就是,当下这一时刻产生的感觉、情绪和情感,就是当下的唯一。如果我这时候脑子里还生出一个“我”的概念,这其实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残留。如果我执着于这个“我”,我说“我悲伤”,这时我就和悲伤有了距离,悲伤就不再是治疗性的力量,悲伤就不再是天籁之音,悲伤就似乎成了破坏性的力量。
忧伤、愤怒、焦虑、嫉妒等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试图消灭它们,我们视它们为失序,我们由此想控制,以为控制的局面就是秩序。其实,真正的秩序是自由,是顺其自然,是活在当下。
3.7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也就是无意识的去抗拒现实的某种形式。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 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我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
3.8我们不能承受痛苦,于是发展出了种种思维,用思维来对抗痛苦,然后最终我们陷入思维的墙中,而不能活在当下,与当下正在进行的事物建立毫无障碍的关系。这就像洋葱一样,最核心的还是痛苦,围绕着痛苦的第1层对抗性思维就是第1层洋葱皮,然后当我发现仅仅这一层思维不能消灭痛苦,然后我又发展出第二层洋葱皮……不管我们发展出多少层洋葱皮,其实都在使用同一个逻辑——我们不要某些体验,并因而发展出了种种对抗办法。如果能够放下这个逻辑,我们就可以一层层的破掉思维的洋葱皮,最终就能够破除掉最核心的痛苦。
3.9当痛苦来临时,我越保持不动越好。保持不动的同时,需注意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但绝不引导这种变化,只是看着这种变化而已。有时候,会暂时失去觉察力,即看不清楚这种变化了,那么也可以不看,这时只是允许这种变化进行就可以。这也就是说,不逃避就可以了。
3.10越悲伤的时候,我们常表现的越快乐。这样做的终极结果势必会是:越快乐,越悲伤。
当我非要压制自己的悲伤,并表现出极大的快乐时,我最终收获的,会是更大的悲伤。
4、与内在的小孩对话
4.1尽管我们长大了,但我们的心中仍藏着一个小孩。如果这个小孩受过太多伤害,他仍然会受十几年前的体验的指挥,从而去做一些糟糕的事。我们要与内心的小孩进行交流,改变我们这个成人与小孩的关系。我们不再是这他无能,不再执着他为什么缺乏与糟糕的父母对抗的勇气,而是理解并接受他。
4.2内心的小孩只是孩子,我们自己是成人。我们经常忘记这个区别,急着让孩子长大,对孩子提出本来只对成人提出的要求。
内心的小孩依然像我们曾经的那样去看待世界。我们是孩子时,如果受过很深的伤害,我们会因无法承受而把它封闭起来并否定它的存在。但是,除非直面这次伤害并化解它,否则它会经常把我们拉回那种状态,让我们依然以那个时候的心态去看待世界。
内心的小孩需要爱和支持,也需要坚定灵活的指导。健康正常的孩子需要有人告诉他“是”或者“不”,内心的小孩也是如此。如果他没有得到过健康灵活的指导,我们就需要为他“重做父母”,来化解他所受的伤害,告诉他“是”或“不”。
内心的这个小孩希望和我们一起工作,他想控制我们,不要给他太多的责任。内心的这个小孩还带着自己十几年前的经验,希望尽可能给使用它们,我们既要接受他,也不能被他控制。
内心的小孩可以是创造性的,也可以是毁灭性的。深深地伤害一个孩子是一种毁灭性的行为,当我们“重做自己的父母”时,我们应该选择一条更少毁灭性、更多创造性的道路。
学会原谅。当内心的小孩做出毁灭性的行为时,要学会宽恕他,宽恕他就是宽恕自己,宽恕会使以前被禁锢的力量得到释放,并且让内心的小孩与我们的关系更好、更牢固。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更和谐。
学会原谅,不仅是原谅内心的小孩,更重要的是要原谅曾经制造错误的别人。只有原谅了别人当和解产生的时候,过去的苦难才能真正变成我从获得新生的催化剂。
5.AQ
挫折商(AQ)是一个人化解并超越挫折的能力,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甚至是零,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产生天塌下来的感觉。
高AQ者和低AQ者的差别首先在于面对挫折时的第一反应。低AQ者一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高AQ者却会因为遇到挑战而兴奋。这两种人的心理机制也截然相反,AQ者是应付机制,他会用种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逃过挫折;而高AQ者是应战机制,挫折会激发他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衡量AQ的指标一:控制
所谓控制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局势。即便面临重大的挫折,高控感的人仍然相信自己能控制局势。当别人都以为大势已去的时候,高控制感的人总能透过种种消极因素看到积极的、自己可以做主的地方还绝不放弃。让控制感低的人在掌握着很多资源的时候,就容易觉得大势已去了。
北京大学有一名教授,当学生们和他打招呼的时候,他会高抬起头,不作任何回应。知道了他的这个习惯后,大多数学生不再主动和这位老师打招呼。然而一个女生就不这么做。一开始她打招呼后,教授一样会抬头高傲的擦肩而过,但这位女学生并不放弃,个子矮小的他会转过身来小跑几步堵在这位教授的前面,高喊一声:“XX老师,你好”。这样打了几次招呼后,以后只要一看到这位女学生,这名教授就会主动打招呼:“XX,你好”
这是一种控制感的较量。一般的学生认为是教授在控制局面。所以当教授不理自己时,这种小小的挫折感击倒了绝大多数学生。但这名女学生不同,她相信自己和教授一样可以控制局面,她认为教授古怪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可以理解的特殊原因。暂时,她不知道这个原因是什么,但她深信没有人真的天生就是这么古怪不讲情理的,只要自己坚持,她就可以控制这个局面,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衡量AQ的指标二:归因
挫折发生了,我们要分析挫折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归因。
低AQ的人倾向于消极归因。他们要不将挫折归因为人、环境等外部因素,而认为自己没有一点责任;要不就是消极自我的归因,认为自己应该为挫折负责,同时认为局势已不可扭转,而很容易产生伤害感和无助感。
高IQ的人会有积极负责感:我认为我应该为改善这一局面而负责。
衡量AQ的指标三:延伸
延伸,我会不会自动将一个挫折的恶果延伸到其他方面。高AQ的人会将挫折的恶果控制在特定范围。他们知道一个挫折事件,只是一个挫折事件。相反,低AQ的人遭遇一个挫折事件,很容易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从而觉得一切都糟透了。这样一来,挫折事件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他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让他因为一个挫折而否定自己的一切。他们会将积郁在心中的怒火发泄到别人身上,结果把生活也变得一团糟。有延伸习惯的人还会因为遭受某一方面的挫折全面否定自己。而高AQ的人会把挫折的控制在特定的领域,工作上的挫折不会影响到生活。
衡量AQ的指标四:耐力
耐力,指逆境会持续多久?逆境的起因会持续多久?高度的耐力是高IQ人的最明显特征,他们会把逆境以及逆境造成的原因看成是暂时的,这种态度将使他们的精力更加旺盛,更善于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增加采取行动的可能。
耐力并不是盲目的忍受,有些人之所以将忍受当做自己的人生哲学,只是因为惧怕得罪别人。耐力是富有智慧的忍耐,是一种基于洞察力的忍耐。高AQ者之所以有较高的耐力,因为即使面临着再大的困难,高AQ者也总能看到积极因素,他们相信自己能渡过难关,能掌控局势,目前的忍耐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他们的耐力是基于希望和乐观主义的。
爱迪生为发明新型蓄电池,经历了17000次失败,他这种惊人的耐力与他对电池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相反地,低AQ的人即使在非常有利的时候也会看到消极的地方,并由此产生过分的担忧,最终产生怎么做都没有用的想法,于是很容易放弃。
挫折商(AQ)是一个人化解并超越挫折的能力,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甚至是零,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产生天塌下来的感觉。
高AQ者和低AQ者的差别首先在于面对挫折时的第一反应。低AQ者一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高AQ者却会因为遇到挑战而兴奋。这两种人的心理机制也截然相反,AQ者是应付机制,他会用种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逃过挫折;而高AQ者是应战机制,挫折会激发他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北京大学有一名教授,当学生们和他打招呼的时候,他会高抬起头,不作任何回应。知道了他的这个习惯后,大多数学生不再主动和这位老师打招呼。然而一个女生就不这么做。一开始她打招呼后,教授一样会抬头高傲的擦肩而过,但这位女学生并不放弃,个子矮小的他会转过身来小跑几步堵在这位教授的前面,高喊一声:“XX老师,你好”。这样打了几次招呼后,以后只要一看到这位女学生,这名教授就会主动打招呼:“XX,你好”
这是一种控制感的较量。一般的学生认为是教授在控制局面。所以当教授不理自己时,这种小小的挫折感击倒了绝大多数学生。但这名女学生不同,她相信自己和教授一样可以控制局面,她认为教授古怪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可以理解的特殊原因。暂时,她不知道这个原因是什么,但她深信没有人真的天生就是这么古怪不讲情理的,只要自己坚持,她就可以控制这个局面,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会不会自动将一个挫折的恶果延伸到其他方面。我知道一个挫折事件,只是一个挫折事件。我不想遭遇一个挫折事件,很容易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从而觉得一切都糟透了。这样一来,挫折事件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到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让有因为一个挫折而否定自己的一切。我们会将积郁在心中的怒火发泄到别人身上,结果把生活也变得一团糟。有延伸习惯的人还会因为遭受某一方面的挫折全面否定自己。而高AQ的人会把挫折的控制在特定的领域,工作上的挫折不会影响到生活。
6、愤怒
6.1愤怒有好的愤怒和坏的愤怒。好的愤怒直接捍卫了我的个人空间,并最终阻止了一个好的关系向坏的方向发展。坏的愤怒则做不到这一点。一些愤怒之所以成为坏的愤怒,正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压抑了自己的愤怒。
好的愤怒针对的必须是导致我愤怒的那个人,我对这个人愤怒,我才能捍卫自己的空间,并且愤怒的表达才会有效果。如果我把愤怒发泄到其他人身上,那么我发泄得再厉害也没用,愤怒就没有任何意义。
很多时候仅仅知道自己愤怒和为什么愤怒,就足以得救了。一旦明白了愤怒从哪里来,就没必要再把愤怒转嫁到其他人身上。
6.2在处理挫折时,把挫折控制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之中,而不要把挫折扩大甚至延伸。如果事件a让我受伤,那么就在事件a的范围内处理自己的伤,而不要因为不想面对世界而弄出一个事件b来,让事件b成为治疗事件a的工具。
7、工作累
“做什么行业都很累,不敢拼的人,做什么都难以成功。”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一旦自己渴望做某一个行业,是不会觉得那么累的。即使累,哪怕是玩命工作的时候,也常常是很爽的那种累。而不是带着强烈的不情愿的累。
8、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8.1一个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如果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关系,也随即会向坏的方向发展。从情感上看,单纯的付出者并不伟大,他们不计得失的付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恋。付出者过分追求,问心无愧,过分地迷恋清白感。然而不管多么努力的付出,一个人仍然会在关系中犯错,会不可避免的伤害关系中的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总有亏欠。当伤害和亏欠发生时,总会产生轻或重的内疚感。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很惧怕这种内疚感,他要求自己绝对不要有内疚感,一是非常努力的去做一个完美的付出者,那样他就问心无愧了。只不过这种内疚感并没有因此在关系中消失他其实是被付出者,在有意无意中强加到接受者身上了。
付出者觉得: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
8.2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的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9、欲望
9.1作为凡人我们总是产生一个矛盾的心理:需要是有罪的;我有需要。当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他就会有内疚感,这种内疚感让他不舒服。内疚是对自己的攻击,当他们想完全消灭掉这种自我攻击时,他们就将其变成了向外的攻击。他们越是拼命满足自己的需要,罪恶感就越强,这是他们对别人的攻击性就越强。
9.2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当我将你视为满足我的需要的工具,以对象时,这一关系就是我与它。当我没有任何期待与目的,而是带着我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时,这一刻的关系就是我与你。
9.3孤家寡人常常是一种奢望,而需要或欲望总是逼迫者你去建立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寻到一条路。关键不是消灭欲望,而是接受欲望,并看到围绕着欲望产生的负罪感,从这种负罪感中走出来。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有欲望的,但我们将不会用破坏的方式去追求欲望。我们之所以用疯狂的方式去表达欲望,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觉得这是有罪的。
10、理解自己的处境
当陷入困境时,我们很容易认为假若做出一些什么事情就可以跳出困境或起码可以改善困境了。但是假如我不理解自己是如何陷入困境的,而只是急着去做一些改变,那么我做的这些改变可能与我的心灵、我真正需要的背道而驰。
理解自己的处境,比急着去做一些改变更重要。假如我能够很好的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就会自动找到更好的答案,而好的改变也会自然而然的随之发生,因为我会心甘情愿的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11、现在是过去的重演
11.1我们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决定我们的行为,但实际上,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多数时候不过是在重复小时候我们与父母等亲人打交道的方式而已。并且这种重复真的会一一对应,非常具体。
例如有可能以男性老师的关系不好,但却与女性老师的关系不错。那么你是不是与父亲的关系不好,而与母亲的关系不错?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说你是将内在父亲投到了男老师身上,结果你在与这位男老师就重演了你父亲的关系模式。
11.2好的父母未必能很好的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但一定会给我们健康的心灵。糟糕的父母可能会很好的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却会给我们留下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不过糟糕的父母之所以会让我们形成心理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愿意接受一个事实——我们的父母不够好,我们幻想自己应该有更好的父母,我们甚至会尝试去改变自己的父母。
然而这种改变的努力注定会失败,因为除非父母自己意识到他们的教养方式有问题,必须改变,那样改变才有可能发生。极少有父母会因为孩子要求他们改变而改变。父母是不可能改变的!我们越想改变父母,他们就会越糟糕!
实际上多数心理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小时候拒绝接受自己的父母,拒绝接受这个生命中最大的命运。相反我们渴望改变父母。这种渴望注定会失败,于是我们将这个渴望深埋在心底。
11.3我不仅要尊重过去的事,不与过去的事纠缠,接受自己有一个糟糕的家庭这个事实;同时也要尊重现在的事实,尊重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暂时做不到完美状态的事实。很多时候,我们一看到问题解决的完美状态,这渴望自己立即达到那个终极形态,当达不到的时候就谴责自己。这也是一种自恋,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拥有抵达完美状态的自由。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自由度反而会受到损害,因为我谴责自己,其实就是我的一部分自我在谴责另一部分自我,而且一般都是“内在的父母”在谴责“内在的小孩”。但“内在的小孩”才是我们的动力之源,我们对它选择太过,可能会让它生出不满,于是他反而拒绝成长。
若想最快地获得自由,就要接受并尊重自己暂时难以抵达最佳状态的事实。假若看到了自己的成长,那么也要接受这个事实。
12、特别自控
追求优秀不是克服自卑的良药,特别自控也不是情绪化的答案。对地方a不满意,我们想逃到理想的地方b。这种愿望是我们的人生不断轮回的一个关键的原因。因为理想化的b是从a中生出来的,它们其实是一回事。
情绪化和过分自控是一个维度的内容,自卑和追求优秀也是一个维度的内容。自控是为了压制情绪化,追求优秀是为了逃避自卑,然而这是一回事。
优秀和自卑其实是一种平衡,越在乎优秀就势必要有一个越自卑的东西来平衡。这种平衡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于是时常可以见到,那些特别要强的人就自卑的不得了。
只有接受与宽容才能从这一命运的轮回中解脱。接受自己的命运,承认自己的自卑。当承认自卑这一事实后,我就会对自己的自卑不那么在乎了。这个时候内心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的冲突就减少了。我对这一命运和这一事实的认识程度越高,接受程度越深,我就会变得越宽容,对自卑不再那么敏感,对优秀也不再那么执着。这需要我具备一个意识:在乎自卑和在乎优秀是一回事。
13、心灵的自由
自由分很多种有权利上的自由和行动上的自由,也有人格的自由,权利和行动的自由很容易被限制,但人格的自由很难被禁锢。我们很容易自大的认为,人格的自由是很容易获得的。譬如我们可以随意左右自己的心情,可以轻率地进行各种各样的选择,可以轻易的建立和斩断一个亲密关系……实际上这种自由是假自由,甚至是对心灵的禁锢。
遇到了重大问题,不去面对却认为不处理,我也可以很快乐,那么这种快乐一定是表面上的,这个问题只是被压进了潜意识,继续像毒瘤一样破坏心灵。
我随意的作出选择,又随意的逃离,我以为我可以轻松的结束,我的任何事情可以忘记一切烦恼,只留下快乐在记忆中。但实际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注定不可改变,且不能被遗忘,他将永远对我产生影响。
实际上追求人格的自由结束已经发生的事实,对我们心灵的羁畔只有一条途径: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承认它已不可改变。
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过去的事实仍然存在,它并没有消失,也并没有被我遗忘,但我对它的纠结就结束了,而我也由此获得了自由。
14、别把事情压进潜意识
任何过去发生的事情都不能否认,因为否认自己经历的任何事情,就是否认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否认自己的一部分就会轻或重地导致人格分裂。并且被否认的那部分绝不会因此而消失,它只会被我压抑进潜意识而已,仍然会对我产生影响。更糟糕的是当它发挥作用时,因为来自潜意识,我的意思对它一无所知,于是我对它失去了控制能力。
一个人假若常常失去控制,那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把自己太多的事情压抑进了潜意识。
最简单的否认就是我们对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置之不理,认为那样自己就可以摆脱它的控制了。还有一种否认,很多时候我们会像小孩子一样认为过去的一些不好的事情不应该发生,一些人不应该这样对自己,就好像过去的那些事情可以纠正过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