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的生活之余,到底是该刷小视频,还是流连夜店呢?
也许有很多人选择其一,但也有不少人哪个都不选,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阅读,在书籍的海洋里翱翔。
我们都知道,现在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如果要想实现自我提升,阅读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高性价比的方式。但书应该怎么读,怎样才能把书最大化利用?
相信在很多人的眼里,这其实都没仔细思考,看来看去没什么进步。
笔者最近在读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校长出口治明写的《书的使用法》一书,作者本身就是日本知名的“读书家”,即便是在创业最繁忙的阶段,他也能够每周阅读3到4本书,现在已经阅读过万册。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详实,从如何选书,如何阅读,到如何与书“交流”,都有很细致的解读,而且还精心整理了15个彻底掌握阅读本质的方法,读后非常有收获。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书。作者给出两个字:有趣,就把书的内核抓住了。
可能有人会说,有趣的书我觉得千千万,有没有具体的挑选办法呢?接下来笔者以“现代书”的挑选办法来举个例子。
第一个跟之前的一样,就是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只有感兴趣了,才能有机会打开去看。
第二个是要选择“一下子就映入眼帘的书”,至于说以什么为标准,其实有很窗口,比如封面,比如封页宣传语,不一而足。
第三个是翻阅“最初的5页”做出决定,当然这5页是不包括“前言”和“序”的,可以说是这本书起始的内容,就跟文章的开头一样,基本上就确定了接下来的文字,自己是否有感觉继续看下去。
第四个是看3份报纸的“书评专栏”,这一点可能现在不好去实现,但完全可以去专业平台搜几篇书评,大致可以判断一本书的水准。
第五个是不要在意“作者”,确实有很多大牌作者,写的书都很不错,但我们也要给新人机会,新作者的作品如果不尝试着去读,很可能就错过了好书。
第六个是可以通过“SNS”听取他人意见,“SNS”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各种社交网站,通过和大家交流,可以选出自己真正喜欢的作品。
第七个是不要读“畅销书”,说起“畅销书”,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就是欧美一些大道理的书,多了就会发现有模式化的倾向,确实不如多看看经典。
对于自己熟悉的领域,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方法,都很好选书;那么未知领域,有什么窍门呢?
作者给出了一个答案,就是从“厚书”开始专研,读过几本之后再读“薄书”,这就叫做由难入简易,道理确实如此。
书选好了,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读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有的喜欢集中精神,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一气呵成;有的只能利用碎片时间,今天翻一页明天翻两页,晃晃悠悠地看……
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读书时候的一个态度是要有的,那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看书,而是要真诚地跟作者对话,和作者交流。
当然,我们看书不是要跟着作者走,但有一个宗旨,就是要感受作者的创作心境,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和答案。
有人可能会说,我看是看完了,但根本就看不明白,也没法跟作者共情。
不要着急,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书不是一次性用品,不是说现在看了就马上要用,以后也可以继续翻阅,直到弄懂弄透彻。
如果我们把读书比作一个输入的过程,那么读完书之后的整理、思考,那就是输出,应该说,只能输出知识和养料,才真正完成了读书。
让我们热爱读书吧,拿起这本《书的使用法》,你肯定会得到更多更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