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给我特别多新奇的见闻和观感,看完后很大程度上更新了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认识。
电影版的镜头从放生羊展开,牧羊人随机套中一些羊来放生。片头一过,解说员的声音悠然而至:“这里是地球的最高点——被称为第三极”,一次震撼的心灵之旅便开始了。电影中分段地讲了一个老人和他的放生羊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其他的片段,这些片段交织成一幅壮美的拉萨图景。
故事里的老人叫次旺,羊叫次仁,老人在亡妻去世后49天买下了次仁——藏族人是相信转世的。老人经常带它出去转经,羊可以安静地喝卖鱼小贩脸盆里面的水,可以上公车。这要在我们身边肯定是道奇观,别说上公车了,哪怕在路上走都有可能被城管拦下吧。羊蹄走多了路容易受损,老人便准备了温润的清油。老人说,如果主人对它好,它即使不会说话,也会有幸福之感。这话很朴实也很动人,道出了人与动物之间平等的相处之道,次仁每年剪下来的羊毛都会拿给老人做棉被,两个生灵就这样互相温暖互相慰藉。
藏地的高原上还生活着一种稀有高贵的鸟类,黑颈鹤。画面里湖水澄澈,背后的远山与天一色,一对鹤诗意地栖居在湖畔,轮流孵化着它们的鸟蛋。然后镜头一转,转向了农舍里一只受伤的黑颈鹤,让人心里突然一揪,那是农妇达娃捡回家治伤的。可野生动物的野性毕竟不能被篱墙圈住,等同类迁徙到这里,它便开始躁动不安。达娃非常疼爱这只鹤,直到有一天眼见猎狗捕杀鹤群,才终于同意将鹤送去救助站接受更好的帮助。要送走鹤她有万般不舍,怕它吃不好就准备了百斤小麦,这很容易让中学时走读的我想起自己的妈妈,她也是这样总要在我走时恨不得把整个家都塞给我让我带走。离别总叫人伤感,然而我想,野生动物终究是在自然里,以四荒为家,那么放走它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礼赞吧。
还有一些特别美妙的场景如剪影般在我脑海中掠过。圣湖旁虔诚修行的圣徒老人,和前来探望的妹妹倚着石壁聊天,两双苍老黝黑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竟给人一种余生漫长、隔世经年之感。人们用上七八天打阿嘎制作路面和屋顶,换成是水泥绝不用费这么大力气,所不同的是,那样的建材汲取了大地的精华,那样的路面经过千锤百炼,那样的地方承载了人们的欢歌笑语。拉萨人喝着早餐的甜茶就能成为朋友,在吵吵嚷嚷的摊位一坐,零钱随意往桌上一撒,店员就会提着大壶来给你的杯子满上,人们不分你我,洋溢出和甜茶一般浓郁的人情味。
“有了善念的陪伴才不会困惑和烦恼”,拉萨人一定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在与动物和其他人相处。你会看到马儿身上有和人一样鲜艳明丽的织物,会看到人们特意停下捡起爬过公路可能被轧伤的毛虫并带去放生,会看到有人良久地静坐在受伤的动物一旁来安抚它们——他们是真的拿动物当伙伴。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他们待物近乎虔诚。狼毒草在他们手中从磨浆做纸,到用朱墨印刷上经文,最后整齐地切割装订成经书藏起,整个过程可谓神圣。还有那开耕前隆重的仪式,和精打细算的用水调度,你不得不佩服这种看似愚拙的虔诚后蕴含的古老的智慧。
影片最后的场景是后山的岩壁,上面画有很多白色的梯子,传说家里有人去世,能顺着梯子升天。老人感慨:“年轻的时候不会考虑死亡的事”,他和羊站在山上俯瞰看拉萨,脚下星罗棋布的房屋在弥漫的风烟里,天空是暮蓝的。生命的终结、世道的轮回,这些虚幻飘渺的事情在此刻显得不那么残酷可怕,因为世上的美好要远远大于它们。但愿老人和次仁这个名字意喻的一样,健康长寿。
下���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