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30岁的起跑线上,方晴决定开始人生中第二次全力以赴的奋斗,这一次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为了能随心所欲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1
第一次奋斗,是为了高考,为了考上名校。
方晴出身农门,要想摆脱在家耕田的命运,只有读书。
五六岁开始就下地耕田的苦日子,让她萌生改变自己卑微命运的强烈渴求。那时候支撑她努力苦读的所有动力,就是为了过上体面的生活,在大城市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拿着高薪,养活父母,改变家族命运。
那时候的眼界很有限,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在大城市赚到很多钱,再也不用回家当农民。
当时人们心中最神圣的工作是城市白领,在大城市里买房买车。那个气派劲头,方晴连想都不敢想,自己怎么可能达到。
十几年后的今天,当她站在30岁的岔道口,当初所有的愿望似乎都实现了,工作体面,生活安定,衣食无忧。
同时,在人生任何时候,方晴都从来没否定过自己就是个屌丝,个人层次、品味基本上永远摆脱不了屌丝本质。
所以这一出并不是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生活不是戏剧。戏剧在主人公实现愿望后,往往就是圆满的大结局。
可生活还有续集。
2
这个续集就是,十几年寒窗苦读追求的所谓体面工作,不仅不美好,还绑架生活。在光鲜的外表下,办公室文书工作压抑个性,半死不活、毫无创造力和生命力,把整个人生捆绑在上面,无异于慢性自杀。
放晴每天的工作都是写各种汇报,给领导写讲话稿,发会议通知,写工作方案。
在里面呆够三年之后,放晴已经清晰地看到,如果未来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直走到老,那么她的人生将再没有任何亮点。
即使在里面跟同事挣得头破血流,也顶多上升一两级,工资比现在高两三千,责任更加重大,但一切没有实质性改变。还是关在办公室内,还是小心翼翼,还是毫无创造力,还是压抑得令人窒息。整个过程辛苦经营,忍气吞声,活得没有激情、没有个性,泯灭个人才华。这条路磨掉大好人生,产出却何其卑微!
她不甘心一辈子在一个小职位上干到头,她不甘心未来的生活没有惊喜。
3
前阵子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传递的信息是,只要你愿意睁开眼睛,这个世界是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的,如果你不主动去感受、体验,将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如果你拒绝与人交流,那么就会错过像安迪、曲筱绡这样丰富多彩的邻居,那你的世界就永远也无法切换到他们的频道中去。那你就永远只定格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做井底之蛙。
而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要求你自己变得更强大。
我们身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日新月异、精彩纷呈的世界,周遭瞬息万变常常让人惊喜,也常常让人恐慌。未来生活更将丰富得难以想象。
方晴知道,如果她不参与到其中去,如果她不抓住机会分享其中的精彩,那么十年二十年后回过头来,人生多么苍白,枉费了生在这个时代。
回看自己的出身,父辈身处第一代农民工大潮之中,矜矜业业、老实本分打一辈子工,发工资的日子就是寄钱回家的时候,身上永远没积蓄,眼睛永远盯着那些砖块石头,却不知如何转型,如何让自己实现从农民工向包工头的转化。他们经历了最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却在白发苍苍的时候仍然无法在城市立足、安家。
老实没有错,但是要记得多抬头看看这个世界,看看大家都在忙些什么,哪些机会是你应该抓住的,哪些荣耀是你应该分享的。
4
经历2015年深圳房价暴涨,这座城市给太多人留下目瞪口呆的想象空间。方晴也被裹挟其中,从中看到另一种人生的可能,那就是学习理财。
从房地产投资周期看,从中国蓬勃发展的历史趋势看,从这座年轻城市之蜕变看,未来十年二十年深圳房子还有上涨空间,即使有波动和调整,但总体趋势还是向上的。
方晴认为自己应该顺势而为,工作获得工资现金流,同时学会理财窍门一二三,通过边工作边投资,特别是房产投资,实现逆袭。
不断倒腾房子,是为了自己有个资产随着时间流逝一直在增值,是为了工资收入的同时获得资产性收入。工资只是提供现金流,资产性收入才是走向财富自由的通道。
房产投资也是一种理财,而几乎所有的理财都靠日积月累,2015年深圳炒房族一夜暴富的故事并不具有可复制性。
所以我们应该细水长流。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断买入负担得起的房子,看着它随着城市发展渐渐升值,然后小套换大套,一套换多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深圳地产圈活跃分子“龙华开心他爸”有句口号叫“四套是刚需”。其实,大可不必强求“四套”,三套无按揭就可实现财务自由。一套足够自住,二套小户型出租。如果深圳房价太高,个人工资太低难以实现买三套,那可以考虑买在东莞、佛山等地铁配套较便利的地方,出租容易,租金收入稳定,同时房产适合长期持有,实现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