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两篇我围绕传统教育模式的现状,从非个性化的设计,没有内在学习动力,机械化的课堂环境这三大角度进行探讨。今天我们阐述第四大现状——非民主的课堂管理模式。
第四:非民主的课堂管理模式
传统教育未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协同力)是很重要的。
有两个相处的原则:
①互相尊重——师生之间互相尊重,非命令与服从。
②信息透明——及时提供信息,而非“你不该知道”。
1、课堂需要更多的及时反馈
比如我的素养课上,民意调研、课堂评语、评选亮点等环节都是为学生提供反馈的途径,老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拥有评价老师的权利。
①课堂评语环节,包括本课感言、父母的话和教师寄语。“本课感言”从本课收获、反馈建议角度来书写,每次课上写完进行回收;“父母的话”可设置阶段性书写,比如每三周写一次;“教师寄语”通常在回收后,由我写完在下次课发给学生。
课堂评语体现了及时反馈的理念。在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形成链接,共同构筑学生健康成长的协同力,即家校合作。使得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结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
学生可以提出想法,并得到老师反馈。与此同时,我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课堂内容,家长也可以阶段性了解孩子在课堂的学习情况。每次课堂评语都是作为课堂小任务的形式,学生们虽习以为常,但认真对待。课堂评语纸作为课程结业手册中的重要一环,有沉甸甸的仪式感。
为什么及时反馈如此重要?因为学习是在互动、交流中完成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正如犹太人教育子女的理念:“如果上课时,你和老师的观点不一致,要及时举手提出!”我们的课堂不一定容许子女做到这一点,好几个孩子告诉我,最怕举手答错问题,挨老师瞪眼。
教师、家长们看到孩子反馈遇到问题时,不宜通过质疑或者直接给答案的方式,比如“连这个都要问!”“不是刚讲过这道题吗?!”“你有没有记性?!”“这么简单,选C !”这样对提升孩子的思维认知毫无用处。
有一段很贴切地形容孩子遇到问题时的文字:
“有时候,看着孩子做着一道毫无头绪的数学题,就像是一块水泥板上浇了一盆水,水被水泥吸收了却一个缝隙也没有,趴在书桌上,下巴支在两肘上,眼睛直呆呆的看着书本,一副生无可恋的神情。”
缺少耐心的家长看到此情形,就立刻引燃。
正确的方式是一步步帮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办法,这样他就能学会应用这种处理方法,举一反三。举个例子——
Step1: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出现什么问题?
Step2: 你对此有什么感受?
Step3: 你觉得该怎么处理遇到的问题?
Step4: 尝试列出这些办法?
Step5: 恭喜你,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叫 ** 方法
②寻找亮点环节鼓励学生善于欣赏他人。这体现了老师对有着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及时反馈。例如表演出色、乐于助人、积极自学等。
亮点评选可从各个角度出发,须写出评选理由。所有被提名的学生均可接受集体鼓掌、得到感恩勋章,老师也可以被提名。
在找到亮点后,如何进行复制、传播影响到更多人?我以乐于助人为例,用九个步骤予以说明——
1、找到亮点——发现有一位学生帮助了进度慢的同学。
2、制定举措——我制定了小组互助的教学新办法。
3、指明目标——每位学生期末都要弹一首大曲子。
4、找到感觉——用勋章激励制度来让大家收获反馈。
5、缩小改变幅度——每次课堂成果展示需完成一首小曲子。
6、影响他人——成果展示需要团队协同作战才能通关。
7、营造环境——用小组打分、评比的制度让大家参与。
8、培养习惯——每次课堂都有成果展示、勋章激励环节。
9、改造成功——每位同学都学会了帮助组内其他进度慢的同学,大家都顺利通关了。
③民意调研环节中,征集反馈的内容一般是学习意愿或者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例如:如何确定校内奖状的颁发对象?(一般我会自制奖状发给每个学生,比如金银铜奖、参与奖。学校会另行发放两张奖状用来让任课教师决定,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此处如何定义“表现优秀?”由老师来做主吗?当然不是!我认为那样有失公平,且被授予奖状的学生备受压力,其他学生也不会真正心服口服为其鼓掌庆祝。
所以我先征集解决方案,然后让大家举手表决。一、由每位想要争取奖状的同学上台做1—2分钟演讲,然后评选;二、每个学生拿出纸笔,选出三名(允许写自己的名字,且大于实际需选人数一名,以供每个人写自己的名字),然后匿名投票。
大多学生都选择第二种方案。于是我们根据票数选出两名学生,荣获奖状。这样一来大家便认为结果尽可能地做到相对公平了,有助于增进团结、互助、增进友谊。
还有一次是在决定最后的大礼堂表演内容时。有些学生建议弹奏校歌、另外一部分想要弹流行歌曲。并且“两大派系”争论不休、针锋相对。此时我建议,组织一场为时15分钟的辩论赛,并收集了双方的观点。学生们在各抒己见,充分“释放能量”后,最终我进行总结、并选择弹唱校歌。
其实,老师、父母都有拍板的决定权。问题是,在处理事情过程中,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意见能够收到重视,采纳与否是另外的事。这样能保证课堂顺利进行、大家的积极配合,也能保证学习效率的提高。
因为无论老师是否行使主导权,经过学生集体参与、付出努力后一起得出的综合结论,是最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
2、过度强调老师的作用
老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至于如何学习、如何运用依靠个人的习惯、能力。而我们传统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由老师的讲授构成。老师希望倾囊相授、苦口婆心,来让学生听明白。虽然“要讲的内容实在太多了!”但是“消化不良。”
以考试为例,其本意是随机检验学习者的学习书面效果,让学生找到问题并自主加强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由家庭、校园环境的培育、参加社会活动拓展认知、课堂上的老师引导等因素联合构成。如果过分强调老师的作用,那么就会将学不好的责任推卸给老师,这显然不可取。
我们知道,传授本身其实是让自己更了解。通俗来讲,讲课其实是在讲给自己听。所以运用这点,我在课堂上组织“啊哈时刻”环节,每堂课有三位学生,各自用两分钟,上台分享与音乐相关联的知识。分享完后接受全体鼓掌。
学生们一开始只是遵照规则,而后越来越活跃。为了能够体会到将知识带给他人时的快感,即从别人眼中流露出来新奇的、豁然开朗的感受,努力从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筛选、整合与音乐相关的有趣知识。
增加投入、付出,会帮助养成持久做一件事的习惯。并进而喜欢做这件事。“啊哈时刻”使得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大增,付出越多就越珍视、越在意。我们往往听别人说“没有兴趣”多半是因为不了解事物本身。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更多运用互联网(不止打游戏),并从他人分享中获取知识,锻炼自己的舞台演讲能力。这种滴水穿石(收集素材),在穿透石头那一瞬间(分享)的快感就是课堂“啊哈时刻”!
由此可见,传统教学中老师由于不断地讲解,受益最大。如果我们能够尝试运用这种机制,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分享,从小组讨论中教授他人,那么就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形成长时记忆。不仅学习效果倍增、老师也不会承担过多的被关注的压力。
面对传统教育的现状,究竟我们能为孩子的未来做些什么?翻转式教育理念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我们提供值得借鉴的全新方法,为改变传统教育弊端提供可能。下一篇我们重点讨论现今教育环境带来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