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思维方式是你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由于国籍、地区、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因此思维方式的不同。
对于思维方式来说,中西方有着明显的不同。学者认为,中国人习惯于辩证思维,而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
因此,中国人常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而西方人常说:你可以在某些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某些人,但你决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
但是无论何种思维方式,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回归原点”去思考,原点就是出发点,也是“初心”,不忘初心。
当我们计划要完成一件事的时候,接下来就是想方设法去完成这样的一件事情。可是实现结果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困难,会有瓶颈期,会容易发生偏移,就像以前读书时候写作文,写着写着就跑题了,最后事情也没有完成,大多半途而废。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回归原点”去思考:为什么做这件事情,目的是什么。
稻盛和夫,日本经营之圣。在他的自传中,他写道了自己是怎样从一个爱哭的小孩到成为创造3个“世界500强”奇迹的成功领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他非常强调“回归原点”,也回答了关于对“回归原点”思考的看法。
他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肯定是有社会性的理由。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企业,他才会生存下去。如果社会不需要这样的企业的话,就无法求得生存。那么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润而不顾一切地不择手段地来追求短期的利润,会目光比较短浅。那么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回归原点,这个原点就是说企业生存的理由,要符合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做出贡献,必须要重新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要回归原点。
是的,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过程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会被复杂的表象迷惑了双眼,以至于在困难挫折的面前我们也许就会迷茫、会止步不前。这时候不妨尝试着用“回归原点”去思考问题。所谓: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将问题化繁为简,回归原点,从心出发,我认为是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