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书<<异类 >>,里面讲述了一个观点,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1万个小时的练习。在某些方面,比如卖刀削面的师傅,如果他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确实可以不看锅在哪里,都可以把面削到锅里面。打篮球,我们都知道,球员靠的是手感,所谓的手感就是平时大量的训练,反复训练,最后,形成肌肉记忆。
那是不是只要我们练习了1万个小时,我们就可以成为高手?答案是:不一定。
如果是一个确定性的结果,反复练习,确实是可以的。但是,在今天,面对各种变化的时代,我们很多人都有一种恐慌的感觉。比如:软件编程,如果现在仅仅只能写几行javascript代码的人,确实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但是也就仅此而已,比如最近很火的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大的作用是替换人类一部分重复性的工作,如果我们还是只能做初级的基础工作,未来,我们可能会失业。当然,我们可能会从事其他工作。
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同学大雷,他每天都很勤奋,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走,但是成绩不怎么样,有一次,笔者走到他身边,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他在抄历史书,说换换思路。他一直都在努力,后来高考的时候,听同学说,他考的不是很理想,又接着复读去了。孰不知,低水平的努力,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那怎么才能高效学习?
刻意练习,那不是和1万个小时是一样的吗?不是,最重要的是反复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每一次的练习都必须在之前的基础上,这样练习,才可能成为高手.
很多人说我也在刻意练习,我学习了很多知识,我了解很多,比如 ,财经新闻,国家大事,最近央行又降息了,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了,事实上,周末,你到北京的很多公园,都会发现很多老人围在一起,他们慷慨激昂,评论世事,个个都是指点江山,好像都觉的自己怀才不遇,你发现他们像什么?嘴脸,他们整天不停看报,不停的评论,好像他们的人生就是这样。每个人需要的知识都只是某几个方面的,我们并不是需要很多知识,如果我们今天看看这个,明天看看那个,这不叫学习,我们在知识的枪林雨雨中,接受知识的炮轰。我们普通人需要的是怎么搞好工作,怎么搞好家庭关系。我们必须在某个特定的领域,磨练成顶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