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樊锦诗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
读这本书之前,刚读完高尔泰读《寻找家园》,高曾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就是在莫高窟洞里研究学习思考人生。所以,对六七十年代的敦煌,已经有了个大概的印象。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高尔泰也曾是敦煌的风云人物,奇怪的是,这两个人居然没有提到彼此。
两个人都对那段经历充满感情,高的底色是悲凉,是遗憾,是忧伤。樊锦诗是积极的,虽然也有苦难,字里行间也能看出她作为一个妈妈和一个妻子的懊悔,但是,整体上,她是积极的,是兴奋的。
樊锦诗是上海姑娘,到敦煌实习时,用肥皂洗完头,头发还是黏腻腻的。后来,学着当地人用洗衣粉洗。樊锦诗生第一胎时,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老公还远在武汉,刚出生的小娃用她的棉猴裹了裹,休完产假,她一边带娃一边上班,一个人。把小娃绑在襁褓里,自己就去上班,中午回来喂一次奶。有一次回来,小娃自己滚到了地上的煤球上。
这都是她的女性视角。也是我作为女人作为妈妈更有感触的。那个年代的人,真的都是钢铁战士,身体如钢铁般坚硬,意志如钢铁般坚硬,心肠也要如钢铁般坚硬。现在的人,是怎么都做不到的。
为什么呢?可能还是因为没到那个份上。逼到一定份上,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