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伴随着每个中国老百姓的成长,是极家常的饮食。这从很多俗语里就能看出来,比方说: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露馅儿了;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么?)。
家常包包子,拿起一张圆润的包子皮,摊在手掌上,另一只手拿勺子,取些肉馅、或素馅儿放在包子皮中间,压实了,压实点能多包馅,捏着一点皮提一下捏一下的,手上就绽开了漂亮的包子褶子。
上蒸笼蒸熟,刚出炉的热包子,暄气腾腾,包的小就精致小巧,大包就圆胖饱满,一气儿来它个五六个。说包子好吃,一般就一个词:皮薄馅大。这说明包子好吃的关键,一是薄皮,二是馅料。
包子皮,是面粉加水,加酵母揉成面团,充分发酵后做成的,只有发酵到位,包子皮才松软。现在我们用各种和面机,用酵母粉,省力又省事儿。甚至工厂生产包子,从擀皮、剁馅儿到包褶子,都是流水线机器完成,透着一股子冰冷的机器味。
说到这儿,以前人们怎么做包子呢?手工揉面还好说,怎么发酵?
查了下资料,现在的包子追溯到古代,并不叫包子,而是叫“馒头”。唐朝人叫它“笼饼”。古人把面食都叫做“饼”,汤面叫“汤饼”,上笼蒸熟的叫“笼饼”。
明朝《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路过孙二娘的店,点了二三十个包子。“那妇人……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子上。两个公人拿起来便吃。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可见当时的人也把包子叫“馒头”。
“包子”和“馒头”的叫法,到清代才渐渐分开来。现今的上海、江苏吴语区还把包子叫“馒头”,比如“生煎馒头”、“蟹粉馒头”等等。中国北方的“馒头”一般是指不带陷的面食。
扯远了,回来说馅料。
现在的包子,从猪肉馅到猪肉大葱、猪肉芹菜、猪肉茴香,从牛肉馅到咖喱牛肉、胡萝卜牛肉、芹菜牛肉,还有鸡肉包、豆腐包、菜包、粉丝包、萝卜丝包、豆沙包、奶黄包等等。那么古代人卖啥馅儿的包子呢?
若说包子的巅峰时期,绝对是宋朝。南宋都城中甚至有专门的“包子酒店”,除了各色肉包之外,还售卖“灌浆馒头”,大约就是今日的灌汤包。《梦梁录》里不厌其烦地列出了包子的各式花色品种,光看名字就让人食指大动。那边的细馅大包子刚热气腾腾地出炉,这边的水晶包儿已蒸得晶莹剔透,整整齐齐地端上桌来。鹅鸭包儿和羊肉馒头发得白白胖胖,肉汁浸润的松软面皮简直是人间美味。虾鱼包儿和蟹肉包儿就精致些,一咬开便鲜甜四溢,让人停不下嘴。想吃得清淡一点,可以挑笋丝馒头或是菠菜果子馒头。甜入心扉的糖馅和枣栗馅包子则是小朋友的最爱。
宋朝或许也是包子地位最显赫的一个朝代。据《燕翼贻谋录》记载,在仁宗皇帝诞生之日,真宗皇帝十分欢喜,用包子赏赐臣下。但这可不是普通的包子,内里包的满满都是“金珠”。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大概找不出比这更名贵的包子了。当然,这种包子只能看不能吃,对于吃货而言,当时流行的“太学馒头”或许更具吸引力。两宋的太学设有专门的厨房,为学子们供应膳食。《上庠录》中云:“两学公厨例于三八课试日设别馔,春秋炊饼,夏冷淘,冬馒头。而馒头尤有名,士人得之,往往转送亲识。”小小一只包子竟能成为郑而重之的馈赠佳品,不知道是何等的美味。廷试过后,皇帝往往也会赏赐士人们“太学馒头一枚,羊肉泡饭一盏”,可见太学馒头地位之尊崇。(宋朝这段资料摘自网络,侵删~)
真会吃!
最后,说说我们家常吃的包子,我最爱的一款是酸笋辣牛肉包,一想到这包子,身上就微微发热。这包子吃起来够味,酸菜的酸,泡椒的辣,混合了腌制后牛肉的鲜嫩滑爽,加入香菜碎,又多了些草本的清香,蒸熟了,能直吃到停不下来。若再来一两杯红酒,就更好了。
今天就爽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