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中国的近现代教育,就不得不提到陶行知这位大教育家。陶行知可谓对中国的近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今年2016年又是陶行知诞辰125周年,逝世70周年,故而在此追溯陶行知其人其事也是别具意义的,作者储朝晖就通过这本《多维陶行知》将陶行知的方方面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为我们全面介绍了陶行知其人以及其教育理念。
本书一共分为五篇(也即五个章节)来解析陶行知先生。
在第一篇“人中之人”里面通过将陶行知先生与同时代的其他有名的人物进行了对比描述,这样也更加突出陶行知独具一格的思想。例如在‘晏阳初·陶行知—相切与相离’一文中作者将晏阳初和陶行知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这里面,我看到了两人虽然出身环境不一样,陶行知出生于安徽的贫苦农村,晏阳初出生于四川的一个书香世家,但是两人成长求学的经历确实基本相同的(在教育方面),从而使得他们在教育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兴办平民教育。冲着这一点,两人在国内可以说开始是合作的,两人的合作对于中国的教育也是有着巨大左右的。如书中所言:“首先是掀起了一场在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以劳动大众为对象的教育运动;其次,他们是爱国知识分子合作的典型;再次,他们都采取了既不照搬古代或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又不一概排斥他们的正确态度,通过亲身的调查和试验来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可以说如果两人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合作状态,那么可能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然而他们二人还是有显著区别的,陶行知先生除了在平民教育很热心,还在其他活动忙碌;而且两人对于平民教育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也导致了之后两人最后分道扬镳。
虽然后面两人也都关注乡村教育,都意识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两人的关注点还是很有区别的,书中正文P49进行了详细说明,读者可以自行阅读品味。而后期两者对于国难的不同态度以及最后两人的不同命运,作者也都进行了详细说明,这样的对比手法是很有利于我们更加形象地了解陶行知先生。
本书作者不仅仅在第一篇将陶行知先生与其他人进行了对比,后面的几个章节则从陶行知先生在平民教育中的具体实践以及相关的理论,这对于现在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例如在‘陶行知怎么办教育里’一文就通过陶行知先生的办教育经历的除了四个‘镜鉴’,虽然陶行知先生所处的时代是民国,但是其教育真谛是没有过时的。
书中还谈到了陶行知先生的自由主义思想,作者也谈到了陶行知与基督教之间的联系,而这对陶行知在教育方面的实践到底有何种影响,读者们可以来看看本书。相信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陶行知先生的读者是不会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