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在中国可能不是最受欢迎的,但是在日本,《故乡》是我们最喜欢的作品。——藤井省三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永远是一个具有话题性的作家。近几年,关于鲁迅作品是否应当从教科书上删除的话题,就一直被来回炒。
赵瑜认为,青少年过早接触鲁迅,倒不如接触宫崎骏。
蒋方舟也曾说:“在课本上读鲁迅的作品,恍如隔世,简直觉得自己所在非人间……教材删去鲁迅没什么大不了,我想跳出鲁迅的语境,去好好地看看这个世界”。
这些持赞同意见的人,大多觉得鲁迅文章晦涩难懂,没引起学生兴趣,反而让学生暗自生怕。更有一部分学生调侃:“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精神象征,真的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不适合青少年学生来回研读了么?
我觉得,不尽其然。
如果“鲁迅的思想已经过时”,“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鲁迅了”,那何以日本却将鲁迅作为“国民作家”进行研究?何以将鲁迅的《故乡》选入日本的语文教材,成为保留篇目,延续至今。只要上过学的日本人,都读过鲁迅的作品。更有部分青少年,不只是作为应试教育研读鲁迅作品,而是出于个人阅读喜好而研读。
可是,对于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来说,鲁迅是非常陌生的。“去鲁迅化”实质上是人文理想教育的缺失,是我们精神追求的一种退化和矮化,是文化的悲哀和民族的悲哀。
1972年,鲁迅《故乡》首次被介绍到日本,并发表在杂志《大调和》第一卷第七号。此后,在日本不断有各种翻译版本出现。早在1930年代,日本的外国语学校采用中文版《故乡》为汉语教材。1953年,竹内好面向青少年翻译的《故乡》在筑摩书房发行,后被教育出版社收录为初三学生教材。1972年中日友邦正常化以后,日本通行的六套国语教科书全部收入了《故乡》,且一直使用至今。《故乡》被称为“稳定教材”,读者达到几千万人以上。
鲁迅《故乡》为何会成为日本的“定番教材”?
因为教育需求
日本人把鲁迅《故乡》放在了中学阶段学习,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青年人理性地看待人生,正确面对将来走入社会后再次面对故乡时可能差生的心理落差。
是不是感觉很高级?这真的是我以前读过的《故乡》吗?感觉自己读了个假的《故乡》。
看了日本人《故乡》的教学目标后,我终于理解了我为什么当时没读懂《故乡》。
我们来看看日本人是怎么通过《故乡》一篇文章来引导学生人生观的。
社会是现实的,会遇到失望,但不应失去信心
小说中,鲁迅对故乡一直怀有一个美好的回忆。但当鲁迅回到故乡后,看到的全是萧索的荒村,内心就悲凉起来。因为这和记忆中的故乡相差太远。每个人都会离开自己的故乡,前往更加繁华的城市。时隔多年后,再回故乡,通过记忆的对比和外界的对比,就会对故乡充满失望。
可鲁迅在感受到对故乡“现在”的失望后,是不是就放弃了,没有。他仍然对未来抱有希望。“朦胧中,眼前展开了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天空管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他在这种美好的景象中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对社会失望却又不失去信心的思想在青少年成长的时期是必须具备的素养,社会从不需要愤青。
纵观现在的很多人,从小地方到大地方,再回到故乡的时候,唯有鄙视。这不就是缺失了对故乡的信心么。
世事无常,要学会接受改变
闰土是鲁迅儿时的好友,回到故乡,当鲁迅激动地叫了一声:“闰土哥”,而闰土默不吭声。之后又喊了一声:“老爷”。儿时那个会笑着叫自己“迅哥儿”的伙伴、朋友已经不见了。
“我竟与闰土隔绝到了这地步了”,我想当鲁迅在小说里写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有失落感的。小说里,闰土是被吃人的社会吃掉了。但无论身在那个时代,有那个社会不吃人呢?人与人之间,再好的关系,都会因为贫富差距,学识差距等等阻碍产生质变。很多深厚的友谊,会随着时间的过滤褪色?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让学生从《故乡》中学会思考时代与社会变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友情、爱情、亲情等等)。懂得世事无常,要学会坦然接受任何事物的改变。
这种对人生观的实际指导作用的小说,对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是具有很重要作用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年,《故乡》能成为日本“定番教材”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