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途径火车站的时候,无意间瞥见书店里的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觉着颇为贴合当时的情境,一样的独行在路途中,一样地要经受苦难。就此把它买下,借以缓解一夜硬座之苦,伴以车轨相击的哐嚓声翻阅一二,想是也别有一番趣味。
书中的主人公哈罗德是一名酿酒厂的退休工人,与妻子住在英国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他笨拙,怯懦,在四十年的的工作生涯中,没有升迁,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甚至没有在他人面前表露过激烈的情绪。日子就像沉寂的一口大钟,日复一日沉闷地敲出浑厚无生机的回音。直到一封来自贝里克的信打破了了往日的平静。
曾经共事过的同事奎妮在信中告知他自己因患癌症将不久与人世的消息。静默许久哈德里提笔回信:亲爱的奎妮,谢谢你的来信。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抱歉。面对生死的沟堑,一切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最终他做出一个六十五年来最为疯狂的举动,走到贝克里,亲口对奎妮诉说他的话语。他希望能以徒步行走的行为焕起奎妮求生的意志,感动上帝,治好奎妮的病。
没有准备,家里保持着原样,似乎男主人只是去花园散步;没有欢呼,妻子为他的出走感到羞耻,路人认为他缺少远足装备无法到达彼端;没有陪伴,只有头顶的烈日,刮沙的雨水,与脚下粗砺的道路。但是他有信念,坚信只要他还在坚持,彼端的奎妮就会因为等待而多怀一丝对尘世的眷恋。上帝并没有优待这名虔诚的朝圣者,哈德里一路饥寒交迫,忍受病痛的侵袭,到了最后行走已经成为一种身体的本能,他只是选择把一只脚迈到另一只脚前。
路上的风景瞬而即逝,带起了他脑海中深藏的画面,合着隐秘的痛楚。曾经相互深爱的夫妻二十年分房而睡,他的儿子也不愿和他对话,曾经钦佩的同事奎妮突然辞职离开。这一切都被锄头重新翻整出来,带着丝丝土腥气。他一路行走一路忏悔,忏悔没有表露过对儿子深沉的爱意,忏悔没有与妻子一同面对儿子的死亡,忏悔没有在奎妮为他背黑锅时站出来阻止老板的解雇。
奎妮本身与哈德里并没有过多的接触,也并不是生死相交的朋友,与其说他的朝圣是一场祈福仪式,倒不如说是他迈出自我救赎的第一步。那些他爱过或者爱过他的人,与他有过羁绊如今却面目全非。或许笨拙的口舌无法精准地表述他丰富的心理活动,但哈德里还是希望能够从沉重的过去中解脱出来。
很高兴,哈德里选择了面对这一切,不同于以往的退缩和逃避,结果也证明直面人生的惨淡也是获得新生的希望。
这一路,627英里,87天。哈德里完成了他的朝圣,获得了内心救赎。
这不是一本超现实主义的小说,它带有现实的悲凉,可以引伸到我们的生活。
我们活在早九晚五的机械运行中,有时候也会对身边的环境感到腻味,当我们突出重围,离开熟悉的环境,去感受自己人生经验以外的人生样貌,又何尝不是一次身心的对抗,一场朝圣,一次救赎。在去一个地方,去着手做一件从前没有干过的事的时候,尽管有目标,但我们无法预料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的事。在枯索与执着前行中达到自我的升华,重燃生活的希望,这本身是朝圣之路上最精彩的部分。
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这一天和过去的千百个日子都不相同
(本文是作者对该书的浅显见解,欢迎朋友们点评一二,写文时虽不能一气呵成,但是自觉较上篇文笔已有显著提高,以下是上篇文章的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330940340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