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上你的一言一行,都是你观念的体现。你拥有的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并不能支撑起课堂教学的高度。因为,教育,首先是科学。
2.你的有些优点,有时恰恰会成为你的弱点。比如成熟的老师,因为课堂调控驾轻就熟,使得他更容易在课堂上控制学生,控制学生的学,突出他的会教。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老师更关注预设的教学流程,而不是学生的学。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依然大行其道。课堂依然是少部分优秀学生和老师共同展示的舞台。至于大多数学生在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没有人在意,他们仅仅是陪着坐在聚光灯下,观赏了一场表演。看多了这样的公开课,老师走进自己的教室,也自然模仿起来。从此,语文课就成了今天的模样。
4.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关联,激发学习兴趣;结构化学习内容,是为了避免学习的碎片化,防止碎问碎答;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为了保证全员参与学习实践。而今天的现实是,情境很难与生活真正链接;结构化的是教师的设计,而不是学生的活动,老师画了几个任务筐,把学生拉进筐里,继续揉碎;所谓学生主体,是个别学生成了主角,而大多数学生,配角都不是,他们是观众。
5.让优秀教师转变观念,都如此艰难,那广大的一线普通教师又会怎样呢?教育,果然是社会各行各业中,最难改变的一个。
6.近三年,我们工作室的课设计有一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理念:全员参与,全程实践——陪着学生,一起读写,一起思考。因为我们坚信,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在自我的刻意练习中自主建构的。
7.如果为自己怎么教想得太多,为学生如何学想得不够,你的课堂肯定是教的多,学的少,老师很忙,学生很闲,课堂上所得自然就十分有限了。